说实在的,在部分论者的观念及语气中,不仅“中国性”,连“华人性”或“中华性”(kecinaan/Chineseness)...
因非从事小学教育,也非父母,所以每次谈到华小课题,总要提醒自己不是“专家”、“当事者”或直接的“利益相干者”,所以首先就...
从325华教救亡运动之四大提案看来,其关切点显然并不光纠结在“调走不具华文资格教师”之上,而已有所延伸和升级,如呼吁“检...
最近目睹香港人上街抗议特首选举,顿时觉得纵使处于欠民主社会,但港人的“恐惧指数”似乎也不是很高,一般人显然越来越敢于表达...
最近有论者提出:恐惧乃许多人言行举止背后不自觉的推手或导演,诚可谓醍醐灌顶。且不论专制语境下的“蚁民”,连某些半民主国家...
坦白说,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之间到底有何实际差别,恐怕也难以辨清,特别是在复杂的多族群语境之 下。且不论爱因斯坦曾讥讽民族...
罗素(Bertrand Russell)有言:“人类施加于其同类的大部分最严重的邪恶,乃由那些对某些实际上是虚假之事物抱...
最近纽约时报有篇报道提到:音乐界的“韩流”能够成功攻入西方社会,其实靠的正是无远弗届的社交网 络,如优管、面子书、推特等...
《左传·昭公二十年》中有个关于“和”的典故:齐景公因臣子梁丘据总是讨好自己,因而认为他与梁的 关系可谓“和”。不料一向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