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休谟(David Hume)从形而上学的高度对因果律表示怀疑,认为人们平日看到的不过是特定事物的“经常关联”(constant conjunction),而非什么因“产生”了什么果。但一般人显然不会把因果关系当作假象,毕竟,若被人家打了一巴掌,很少人会认为脸上的疼痛感和那一巴掌无关。
不过,您若以为因果律即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恐怕也有点武断,因据量子力学,于至为微小的原子和次原子(subatomic)领域,因果律确实不怎么“神准”。现代物理学早就发现:宏观世界里常见的可衡量、可测算、可预期的现象,于微观世界里却往往不是那么一回事,甚至很“反常”,如说电子可随时“出现”,随时“消失”,一瞬在“此”,另一瞬又在“彼”。其他次原子粒子,乃至原子本身的行为,往往也是很“不确定”的。
如此不确定性,自然难以为既定的物理学观念及定律所接受,以至学界“先驱”如爱因斯坦,也要针对之表示:“上帝不掷骰子。”为此,物理学家玻尔(Niels Bohr)还和爱因斯坦展开了结合理论以及各方参与之实验的“擂台战”。尤其令人难以“消化”的是:波尔主张惟有在“被观测”之际,微观世界的“模棱两可”状态才会展露其“真相”;若无观测者,如此世界则形如充斥著各种飘忽、幽眇、诡异之“魅影”(粒子)的“幻境”。
更叫人匪夷所思的是:玻尔认为观测者会影响观测的结果,如同样的一颗原子,人们只能观测到其位置或者动量,却不能两者兼得,所以观测者的动机会影响原子的具体展现。简言之,微观世界的“真相”有赖于观测者主观意志的参与,否则既无所谓“真实”,因其不像宏观世界之事物那样可以“独在”,就算无观测者也无妨。可是,任谁都知道原子、电子等乃万物基础层面之元素,若其存在及动向是那么“化学”,那一切岂非很“浮云”?
两位大师擂台战结果是:玻尔胜利(至少目前为止)。是以,早从上世纪中开始,学界就已普遍承认量子世界的“离奇古怪”,只是深囿于传统观念的“凡人”或还搞不懂,或根本无法接受。今天,量子宇宙学还发展出如此推论:不确定粒子之存在和动向的微观系统,或可导致不断“开叉”的实在,其结果便是“平行宇宙”。每个人附近,或就存在著另一个宇宙——且还住著另一个类似,但截然不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