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社交媒体读到某些人质疑宗教界参与街头请愿或示威,会否是认可,乃至鼓吹“愤怒”及“憎恨”的“不当示范”之看法,坦白说,的确要感谢其敏锐的省思和检讨能力。宗教著实应让人们更清醒、谨慎、客观、平和地观察现象、判断好坏,而非简单、草率、急躁地陷于行动主义。
不过,也许论者应当搞清楚的是:“不满”不一定就等于,或会衍生愤怒及憎恨。如果社会上发生一些不正当、不公道、不合理之事,人们完全有理由感到不满、不悦、不爽,也完全有理由表态抗议,否则这社会绝不会是个健全的民主社会。当然,表达不满并不一定得通过街头行动,然而,当事实一再证明正规管道已行不通之下,人们选择走上街头,亦是免不了的事。
实际上,教界应当贴近民生、感受民情,尤其要谦恭、恳切地了解民心的不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予以协助,甚至打救。若一贯对民间的不满反应冷淡、迟钝或轻忽,实已辜负了宗教之救世本怀。再说,如果某些不满可能导向的是促动社会体制的改良及优化的话,只要不是“胡搞”者,教界不去支援、力挺,或至少祝福之,反而是种失责。因体制问题往往是许多社会弊病的根源,宗教与其费力为体制滋生的乱象“补镬”,不如直接参与纠正体制。
当然,无可否认,某些人于极度不满之下,也可能转向愤怒和憎恨,甚至做出不理性、不人道、不合法的行为,比如破坏公物、扰乱秩序,以言论或行动攻击他人等。然而,这即表示教界就该赶紧抽身、撇清关系、撤离现场吗?虽说这是合理的自保行为,不过真正有爱心、有担当、有勇气的教界,反而更应该继续挺身,严正呼吁人们降服愤怒、舍弃憎恨,因为不满,并不授予任何人放纵情绪和把自己典当于邪恶的权利。
质言之,在任何时刻和地点,包括于请愿或示威现场,教界都应是一股清流,把持得住自我之际,也承担起提醒、劝导众人要卸下仇恨、布施仁爱的道德灯塔之角色。实际上,国外一些社会运动领袖,就是抗争之际也不忘宣扬仁爱的宗教人物,如甘地、马丁路德金、释一行等。人们与其惶惶于教界参与街头政治,不如期待其能中和,乃至化解对立氛围中的戾气。
总之,不一定得把教界看得如此消极,教界肯“站出来”,正显示其能把关爱与希望带到街头的勇敢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