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捷运承包商上周四在毫无预警下,开始拆除乌达奥盛购物广场(Uda Ocean)、遗产大楼(Plaza Warisan)及巴生车站,引起民间组织、茨厂街业主和关心古迹的市民关注。2,500人周日聚集在上述地点,表达捍卫苏丹街的诉求。尊贵又亲切的阿Jib哥曾经承诺不拆除苏丹街的建筑,不过我们暂且或永远看不到他承诺的效用;大马要实行“转型计划”,手段是不停拆除古迹,重建新高楼。从政府的拆除暴行,我们看到它不但抹去我们和建筑物之间的情感,也在抹去我们和历史的记忆。
乌达奥盛曾经是吉隆坡著名矿家,广益银行创办人张郁才经营的“生财号”原址。张郁才(1870~1958)原籍广东新会,曾在陆佑的东兴隆号做事,后来开设鸿发锡矿公司,还创设广益银行。他担任第一任雪兰莪中华大会堂总理,也是倡组同善医院、精武体育会的重要人物。张郁才也是热心社会公益的慈善家,他独资创办了柏屏义学,提供教育机会予家境贫苦的子弟,义学运作的40年间造福无数学生。翻查资料,除了找到乌达奥盛原址曾是“生财号”,后来被城市发展局(UDA)收购重建成购物广场外,再也找不著其他了。
遗产大楼建于1918年,早期属蔡正木家族所拥有。根据《独立新闻在线》报导,白手兴家的蔡正木是汽车分销商合发吉星公司(Cycle & Carriage Bintang)创办人,是大马马赛地轿车的首任代理。文史工作者陈亚才形容道蔡正木的性格刚强,拥有敏锐的眼光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做生意时结合华人的商业天赋和西方的管理方式。
蔡正木在1926年兴建安邦路的故居(Bok House,曾开设Le Coq D'Or餐馆),是富有本地特色的欧式建筑,曾被列为受保护建筑物,却也不幸在2006年被拆除。同样地,遗产大楼在70年代末被城市发展局收购,而除了一些蔡正木背景资料外,也找不到其他有关遗产大楼的历史资料。
国阵有意识地淡化华裔先贤对吉隆坡开埠的历史贡献,历史课本只剩下寥寥数行字提及叶亚来先生。年轻一辈莫说认识陈秀连、陆佑、赵煜、张郁才、邱秀、陆秋杰等重要人物的生平事迹和贡献,甚至可能不曾听过他们的名字(不住吉隆坡的人,可能连路名都没机会听过)。苏丹街是吉隆坡城市发展的重要古迹见证,政府不珍惜保护之馀,多年来还汲汲营营地拆除古迹,有计划地淡化华裔人物对国家的贡献,莫不叫人感叹:古迹与人物不知何处去,只剩一地大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