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纳吉何以对大选日期举棋不定?一些政治分析家甚至说他错失了有胜算的好日子,以至使他们预言失准。一种说法是,纳吉希望在第13届大选中漂亮胜出,以免可能因惨胜,而被逼宫,退位让贤,或引发二把手与三把手之间的权争等。
从比较政治发展学的角度看,随著一国民主化的深化与广泛,社经结构的变迁,人口的都市化等的综合作用下,在大选中大胜或持久把持政权,是少见的事,而非常态。若不能看透这一点,而坚持要漂亮胜出,只能是自欺欺人,误己多过误人。
远的不说,就以近年来欧美等的大选结果为例,输赢均在几个百分比,而政党轮替执政,也是常态而非异态;只有在新马二国,长期把持政权,才是常态;但是,即便能再执政,也不太可能还是大胜。之所以,随著社经结构与价值观的变化,选民对政党的传统性效忠,会发生变化,且选民通常也会日趋重视政党的廉洁与政绩,而非盲目的效忠。在都市化程度高的地方,一般来说,选民也会较反体制(Anti-Establishment)、反权威,而不像乡区选民那么保守与服从权威。从时代的角度看,现阶段的世界,也似乎起了一阵反风,使得反权威、反当权派成了一股风气。
就大马来说,由于城镇化已高达71%,外加上年轻选民占比高,而年轻选民通常也是较愿意做出新的选择与尝试,较不受“熟悉的魔鬼胜过陌生的天使”的思想心理制约,这也会削弱长期把持政权的执政党的号召力。在这种情况下,执政党或联盟,就应脚踏实地,只求胜而不求大胜,且要顺应潮流,放下身段,放下权威,用温柔策略,而非威权加强权的作风来赢取选民的心。
当然,除了温柔策略外,更重要的是,要让选民看到,执政党或联盟,确是有勇气与决心,做出必要的结构性改革,而非仅仅是技术性地拖缓而非解决问题。在大马,根本问题就在于,当权者只想技术性地掩饰或转移视线,而非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有道是世异则事异,今日的大马已不同往昔,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已有更高比例的各族人民,能摆脱族群主义,而为共同的理想共同行动,如428集会便是个很“一个大马”的跨族群、跨宗教、跨阶级与跨年龄(老中青三结合)的共同的公民行动。这类共同的公民行动,将使大马的政治更趋议题取向(Issue-Oriented)与全民取向。执政联盟若还在族群主义框框中打转,已落后于形势。
同理,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及普及化的当代,当权者最好还是实事求是地面对现实,知错能改,方可能赢得人心;若还执迷不悟地搞什么两面手法,掩耳盗铃,只会增加精明选民的反感与不屑。虽然选民册变得更干净,选区划分变得更合理,会对执政联盟造成更大的挑战,可只要让选民看到本质性的转型或改革,又何惧光明正大、公平与自由的选举?2004年,选民大力支持前首相阿都拉,不正也显示出,普罗大众正期望著廉洁有效的公正政府么?显见,问题的本质不在于选民喜怒无常,而在于执政党∕联盟,能否公平施政,廉洁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