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一年后,应张锦忠老师之邀到台湾国立暨南国际大学参加研讨会并发表论文,与会者还有黄锦树、交通大学蒋淑贞教授和中山大学博士候选人熊婷惠。在这个台湾的东南亚研讨会,专题演讲人是新加坡华裔馆馆长廖建裕(Leo Suryadinata),主讲东南亚华人族群,而我们的小组则谈“写在国境之外”的马华/华马文学。
很不巧的,会议落在428,当净选盟的消息发布后我懊恼不已,然机票已订,会议论文已准备,也答应了老师和主办当局,我自认不如面子书上一名为赴会而辞职的仁兄般豁达,只好在心里为大家祈祷了。之前3月份净选盟委员黄进发到南大演讲时已和我们提起3.0即将启动,许多未参加2.0的同学纷纷表示势必参加。
428当天,许多南大生在期末考期间仍然远赴吉隆坡赴会,不少也到新山大钟楼前支援。
而我和张锦忠老师,以及几位不能到吉隆坡(及台北)的同乡人,在南投埔里心系家乡,也在会议上发表和马来西亚相关的论文,论及文学、政治、宗教、历史。希望这也算是我们能为国家做的一些事。
会议结束,Bersih3.0也结束了。我回到久违的高雄后就即刻上网跟进新闻,见到的却是另人痛心的暴力事件,几位好朋友也传来遭遇催泪弹的消息,甚至被警方殴打。
民主不是一天形成的,308政治海啸到现在,如进发说的,马来西亚从1.0过渡到2.0。而这次的全民大游行,像是大红花盛开的景况一样,大家都把国家捧在手心里了。
一位砂拉越的朋友说,她从前只对砂拉越有认同感,常常不知道西马人到底在争些什么。但这次参与了集会后,她找到了国家,找到了马来西亚。
又回到台湾,没有陌生感,在高雄骑机车来回穿梭就好像大学时期一样。想著一些离散双乡的大马人,不论在台、在新或世界各地,对眼前居所和遥远的家国都有不同的认同感。
有些人虽然已不是大马籍,但却仍然天天关心国家课题;有些留学生却十分确定以后要归国效力。
大家都在不同圈子,不同领域,个性也不尽相同。但不同的圆圈却有同个轴心点,让圆圈都顺著轨道旋转。我想我知道这个轴心是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