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近期多场政治辩论中,要选出水平最高的,恐怕不会是华社最重视的蔡林辩论。若拿巫青团长凯里与公正党策略主任拉菲兹以高教贷学金为题举行的辩论比较,蔡林所谓的“王者之辩”这个名称就显得名不正言不顺了。
凯里与拉菲兹的辩论非常精彩,但应该套用老蔡的辩论金句“好戏在后头”,好玩的场景却是辩论结束后国阵支持者的反应。
这场辩论的主持人马兹里马立在终场前,以挑战首相纳吉及国会反对党领袖安华辩论作为节目的结束,却引来现场国阵支持者的斥责,这个片段一刀未剪全都录了下来。如果现在上网观看这场辩论,还是能听到国阵支持者在节目片尾的叫骂声。
目前民联不断向国阵施压,要求纳吉接受安华的挑战进行辩论,这招相当高明,也让纳吉陷入进退两难。
纳吉不与安华辩论有其道理,如果安华能获得辩论的机会,且不论其表现如何,已算是先胜了一局。
能言善辩及急智本来就是安华的强项,让安华应用其极具煽动能力的口才在电视上发言,对国阵来说,形同养虎遗患。
目前国营电视台的政策,民联领袖除了负面新闻之外,几乎没有任何机会能在电视上曝光。因此,如果能够参与辩论并获得电视直播或转播,是一个突破新闻封锁,在电视上传达政见的难得机会。这也是为什么民联领袖在不利的安排下,仍愿意接受辩论。
从国外的政治辩论史来看,过去几十年来,政治辩论也确实让处于弱势的政治人物及政党,有了一个翻身的平台。以英国为例,若不是在2010年政治辩论中一炮而红,自民党党魁克莱格也不可能与保守党共组政党,并当上英国副首相。
更让人津津乐道的例子,则是1960年的美国总统选举,肯尼迪正是靠著辩论时展现出年轻、活动的形象,让他在选举中轻易将尼克松击退。尼克松过后也承认,后悔轻易答应举行这场足以影响大局的政治辩论。
纳吉是否因为国外的这些例子而对辩论却步?
以目前国阵领袖的语气及支持者的反应来看,我们几乎可以确定,纳吉是没有辩论的意愿。但政治变幻多端,没有人能保证这场辩论辩不成。
其实,纳吉如果愿意辩论,并不一定就处于下风。首先,他会破天荒成为大马第一任参与辩论的首相,此举更符合他的改革形象。当政治辩论已经成为民主的潮流时,如果不愿意与时并进,反而又有违纳吉本人不断强调的政治转型。
此外,从许多政治辩论的结果看来,这些辩论未必是有效的讯息传播平台,反而只是让选民进一步巩固本身的选择,这方面对纳吉其实是有利的。
更重要的是,许多选民尤其是女性,在观看辩论时最关心的,未必比较谁的政见更有说服力,反而是注意辩者的口才好不好、笑容可不可爱、长得帅不帅。从这点来看,纳吉的个人魅力绝不输给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