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盟在依斯迈沙比里上台后,双方签署了朝野合作协议。对于希盟来说,此时最重要的任务,是确保沙比里政府履行协议内容,尤其是反跳槽法令的通过。
反跳槽法是否能够落实,也成了评估沙比里与希盟的合作协议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如果在本届国会解散之前,反跳槽法令还是无法在国会提呈、通过或生效,无论是对沙比里本人或是对希盟来说,都是挫败。
但是反跳槽法的制定,却没有预期中顺利,原本应该呈上国会的《反跳槽法案》,因为各种因素一再展延,而该法的争议也开始浮现。
与反跳槽法相关的修宪案提呈国会时,单是如何对“跳槽”一词做出定义,各党派就已为此争论不休。此外,修宪案的内容,也开始引起净选盟等团体的疑虑,他们担忧,新法可能带来新的问题,因为这次修宪案涉及到修改联邦宪法第10条文,其可能的后果是,跳槽的问题尚未解决,人民的基本结社自由权利,反而率先受到限制。
《反跳槽法令》的初衷,原本是为了阻止议员被利诱而蝉过别枝的政治乱象,但人们在立法过程中,也开始注意到它的缺陷,尤其是这项法令放大了政党尤其是党魁的权力,可能被党魁滥用,作为清算党内异议分子的工具。
于是,部份国会议员与学者就提议,以《罢免法令》取代《反跳槽法令》,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无论如何,反跳槽法制定过程中所遭遇到的一波三折,也让人体会到,体制改革其实是在一条漫漫长路上的修修补补,我们不可能期待单靠著一、两项法令的通过,就把所有问题全部解决。
由于5月还有另一次国会特别会议,这套旨在阻止议员跳槽的法律,会朝甚么方向发展,还有待观察。
但是更让我们关注的,是反跳槽法制定过程中所遭受到的干扰,其中一部份竟然是来自希盟内部。
安华最近在媒体上再次高谈他的“数字游戏”,宣称拥有证据,可以证明自己确实曾经“凑够”了人数当首相(但是现在却不能把证据公开),希盟只是因为对于特定条件无法妥协,才他的任相之路,最后以失败告终。
安华重提旧事,这可能是回答记者的提问,但从他的回应来看,安华完全没有从马六甲州选举的惨败中吸取到教训。难道安华没有意识到,他此时的言行,与朝野携手力推的反跳槽法,是完全冲突的吗?
喜来登政变已经过去了两年,政权也已经更替了两轮,大部份的人都已经向前看,并把注意力放在如何面对疫情与经济困境。就算还有人关心政治,焦点也应该是来届大选的备战工作。
安华在喜来登政变之后最受人诟病之处,不是因为他没有能力拉拢到足够的人数,而是他在下野后的不务正业,整天想著夺权,却忘记了他身为国会反对党领袖的职责。
安华在上一轮的政治博奕已经惨败,现在不管他是否真的有证据去证明他所谓的“数目字”,那也已经是过眼云烟,改变不了安华被巫统戏耍的事实。而我们最担心的是,安华的拒绝认输的态度,或许会成为希盟的最大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