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著油价剧跌,美元走高,不少人开始担心一些新兴市场如大马,会否又陷入1997-98年的货币金融危机。其实,资本主义体制,本就有短、中、长期的经济周期。就大马来说,自独立以来,便至少经历了1985-86年,1997-98年,2007-09年的3次程度不一的经济危机。
从性质上言,1985-86年及1997-98年的危机较严重,爆发危机的主因则以内因为主,而由外因引发,这内因则与新经济政策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在1950-60年代,大马基本上是自由市场经济路线,在财政上也颇为谨慎,可进入1970年代后,由于要实现纠正族际经济不平等,而转向国家积极干预市场的政策,可说是种国家资本主义路线。在国家主导下,不但扩大了公共部门,也设立了许多公共企业。1980年代马哈迪掌权后,更大事搞大型计划,诸如大马重工业公司(Hicom)、大钢铁厂、大水泥厂等。
由于一意与孤行,也缺乏周全考虑,在1980年代初,发达国用高利率,如美国用高达约20%,英国用约15%的高利率政策打击高通膨时,世界经济便停滞不前,大宗商品价格也暴跌。
朋党主义引危机
在这高利率与低原产品价格的双重压力下,不少国家当场破产,如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南非。大马也因大搞公共企业,扩大公共部门而积累了大量公共债务,以至在1986年时,公债高达GDP的103%!
1997-98年时,则因开放金融市场,导致大量热钱流入非直接投资的资产市场,如股市与建筑等,形成了经济泡沫;外加上朋党资本主义所致成的低素质的企业治理,逐种下了引发危机的种子。1997年5月泰国发生货币危机后,便很快传染到大马、印尼、韩国。当时,大马的脆弱性在于,股市市值高达GDP的约300%;外加上1996年与97年国际贸易的经常帐个别出现逆差,且同时进行了许多大型威望项目,终而经不起考验。
最终不得不在1998年9月1日宣布出台资本控制(Capital Control),以制止资金外逃;9月2日也把令吉兑美元固定于3.8;(到2005年,才转为管制性浮动汇率,Managed Float)。尽管,从时机上言已太迟,该外逃的内外投机性资金,已走得七七八八,可固定汇率与资本控制,则为财政与货币政策(Fiscal and Monetary Policy),提供了发挥作用的平台,如可把利率从11%调低至4%,或让注入市场的资金,可留在本国起作用。
采扩张性政策
从对策上看,大马在这2次的危机中,均不靠外援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援助,也有其考虑,因马哈迪不接受外援的援助条件,如大幅修改新经济政策。除了资本控制这个非传统的工具外,大马的振兴政策则是颇主流的政策,如采取扩张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基本上,在份量上,则是以财政政策为主,以货币政策为辅,如大幅提高年度预算赤字(财政),与减低利率或调低银行的法定储备率(Legal Reserve)。
在1997-98年,还设立了资产资金(Danaharta)处理不良贷款(Non-Performing Loan)、国民资本(Dana Modal),以便注资入银行体系,及公司债务重组委员会,以便在庭外处理(Out of Court Settlement)债务。
幸运的是,由于1999年后,世界经济形势不错,韩国、大马、泰国等,也在1999年开始复苏。韩国因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援助,而进行了较大幅度的结构性改革,而大马则没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泡沫是个隐患
在2007-09年时,大马也与多数国家一样,采取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对付不景气;从而也加剧了公债、企债与家债。在1990年代,大马的公债与家债,均不到GDP的40%。去年,在2014年,已个别剧升到GDP的54%与87%,而企债,在1997年时,占到GDP的约130%,今天则降至约97%。
就经常帐户言,从1998年迄今,大马的贸易均出现顺差,而且常高达GDP的十多%,惟这2年已开始收窄。
考虑及原油价格剧跌,及油棕、橡胶价格也不好,会否出现逆差,则有待观察。银行贷款对存款比率(Loan to Deposit Ratio)则是约90%,略低于1997-98年时的100%以上。虽说目前不良贷款只占总贷款的约2%,可若出现恐慌,是可能突然剧升的。如在1997年时,不良贷款也仅占2%,可到了1998年,却剧升至约13%!约言之,泡沫毕竟是个隐患。市场情绪也很难说是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