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东北亚与东南亚是美国关税战的重灾区?理由很简单,这些国家均长期在对美贸易中出现大幅顺差。之所以也与这类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及美国在二次战后的意识形态有关。

学术界一般认为,东北亚国家如日本,韩国及随后的东南亚诸国均是偏重出口的外向型出口导向经济体。这些经济体会采用外向型出口战略的根本原因在于,要借用外力外需来加速本国的脱贫致富,而制造业则是追赶型工业化(catching-up industrialization)的不二法门。毕竟,这些地区是后起工业化地区,起步慢而且缺乏资本、技术、人材以及最重要的市场出路。

如果他们采取印度(1990年前)或南美洲的进口替代型发展战略,好处是可以减低对外依存的风险,坏处是单靠本国市场与资本,增长潜能有限。如1990年经济危机前的印度,年均经济增长率不到3%被称为牛步增长率,可1991年开放后,增长率大增,以至在2024年其国内生产总值(GDP)达3.8兆美元/16.3兆令吉全球第五名,高于英国、法国等。若无意外,很快就会超越日本与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当然,这是假设其他条件不变而可以维持现有的增长势头。

至于南美洲国家,多数国家在1820年代便取得政治独立,可在发展战略上主要采取进口替代型,即本国制造所需的产品,而不那么依赖国际市场。不那么依赖国际市场的好处当然就是减低了国际依赖的风险;可由于本国技术、人才、资本或内需有限,其增长势头自然较缓慢,不能像出口导向型经济体那么快速。

这里的关键因素是投资与出口,而这两者又是相互推动的。高投资推动了高出口,而高出口又拉高了高投资。1981-1996年大马能取得年均约9%的增长率便是靠出口与投资,这期间投资可占到GDP的30%或以上,而出口则呈现双位数年均增长。

只是问题是,这个投资与出口的主力是外资而非内资。外资如跨国公司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他们追求的是成本优势,如土地、电力、水力、人工的廉价供应。当一国发展到更高程度时,其土地、人工成本便会逐步上升,逼使他们再转移投资目的地。

其后果便是,高度依赖外资的经济便会放慢,甚至出现进口大于出口的贸易逆差和引发经济危机。1997-98年大马、泰国、印尼会出现金融货币危机,原因固然是多重的;但是外资转移阵地无疑是主因之一。

伸言之,出口导向国本身也知道这个弱点;只是却无法有效改变;而得继续用各种优惠条件留住或吸引外资,如提供低税或免税假期(即一定期间不必缴税)。也有国家干脆用低公司税(如新加坡与爱尔兰)吸引外资。有道是甘蔗没有两头甜,凡事有利也有其弊。东北亚与东南亚国会长期走外向型出口导向战略也与美国对其开放市场相关。

本来在二次战前,美国也是靠保护主义起家的工业化国家。由于人口与市场庞大,早在20世纪初期便已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其产出远高于德国与英国,只是战后资金充裕与产能过剩,及与前苏联陷入冷战格局,才逐步转向自由贸易路线,也任由本国企业自由对外投资,这个趋势在1980年代后的新自由主义时期更是加速进展,其后果之一便是加速了美国制造业的空心化。

与此同时,美国企业也日趋服务业化,特别是金融化。许多本来搞制造业的大型公司,其管理层也把经营重心转向金融化。这时期美国的企业管理界也盛行外包思想,主张企业应该专注于产品设计与行销,而把麻烦的制造过程外包出去。在这种思潮与时势的推动下,美国制造业的空心化自然加速进展。

大逆差

其后果当然是,制造业就业机会大减,且进口年年出现逆差。到2024年其贸易逆差甚至高达9800亿美元/4.2兆令吉之高。尽管美国在服务业领域出现约2900亿美元/1.2兆令吉顺差,可整体逆差还是颇大的,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

伸言之,特朗普政权有意逆转这个货品逆差趋势也是可以理解的。问题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逆转这个逆差也应有序地逐步进行,而不是大刀砍下,以求即时改善。这是个颇长时间来调整的失衡。再失衡是必要的,但也要看到欲速不达,反而致成不必要的损人未必利己的伤害。

对外向型出口导向经济而言,他们也需要进行调整,适时扩大内需,特别是大经济体如中国与印度。人口大国如中国与印度不可能长期依赖于外需来推动增长。他们早晚也得像美国一样依靠服务业与内需来推动增长,即便增长速率放慢也是必要的。

历史地看,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多是低速的,通过不会超过3%。这是因为他们起点高,潜能也大体用了七七八八。对中小型发展中国家如大马言,由于内需有限,而且家庭债务已高达GDP的80%以上(台韩泰更高),若要维持中速增长就得走开放型区域主义的发展战略。

国家规模越小,如新加坡越需要走抱团型开放区域主义才可能维持适度的增长。这是一种利人利己的双赢战略。东盟有6.3亿人口,其GDP也高达约3.6兆美元/15兆令吉,若能抱成一团,并不失为救人自救的出路;只是,由于各国各有其算盘,能否真正实现开放型区域主义(如欧盟)则是一大考验。

欧盟敢与美国对著干,其本钱便是靠整体交涉力量与市场规模。东盟诸国若被美国各个击破就只好对美国言听计从。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孔子第76代孙结婚了! 大马爱妻豪门背景曝光

阅读全文

1.2亿奖金曾掀彩票抢购潮 多多博彩劲赚了多少?

阅读全文
新山南警区主任拉勿。(档案照)

小姐妹哭闹不愿搭校车引母怀疑 校车司机涉猥亵长达两年被捕

阅读全文

“双M”大蓝筹卖压重 齐陷下跌榜前十!

阅读全文

特朗普要建“金色穹顶” 防御各路飞弹 【东方头条】2025-5-21

阅读全文

野象群突袭 司机弃车逃

阅读全文

陈奕强:人工智能转型三部曲:生成式AI、数据智能与电脑视觉的应用浪潮

名家

随著全球数码化进程持续加速,人工智能(AI)已不再只是科技界的热词,而是驱动企业转型与提升竞争力的核心动力。在马来西亚,...

阅读全文

郑庭河:华教需要建构新的“神学”

名家

带著超自然的神秘性、终极性的宗教能够让信众对之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归宿感、投入感、奉献感等,相信已是众所周知。如此情感经过...

阅读全文

程盟凯:安华访俄——寻求多方平衡的马来西亚外交之术

名家

2025年5月中旬,首相安华对俄罗斯展开访问,这是近20年来马来西亚领导人首次官访莫斯科。5月14日,他在克里姆林宫与俄...

阅读全文

马岩岩:美国和以色列闹僵了?

名家

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不禁让人怀疑,是不是美国和以色列闹僵了?第一个事件:美国和哈马斯直接会面。在3月初,美国和哈马斯在卡...

阅读全文

黄金祥:大马人卷不过中国人?

名家

“中国摄影师RM299配套”的故事在网络火爆后,引起许多网民针对马中90天免签口诛笔伐,不少社团领袖也对此表达忧虑。中国...

阅读全文

林德宜:美国人对特朗普关税战看法

名家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Truth Social上发文:“中国应该向美国开放市场——这对他们会非常有好处!!!封闭市场行不通...

阅读全文

郭朝河:安检也可以很温柔

名家

一个大叔脱得只剩内搭背心和袜子,站在机场安检门前,两手高举,表情像在等候宣判。这不是电影情节,而是亚洲某个机场的画面。当...

阅读全文

林虹妗:在不确定时代保持企业韧性:写给马来西亚企业家的系统思维笔记

名家

“我们无法阻止风浪,但我们可以学会带著智慧去驾驭它。”现在的商业世界,小问题常常牵一发动全身。一则政策通告、一项物流延误...

阅读全文

冯振豪:UMDAP成真则是公正党灭顶之灾

名家

UMDAP一词源自国盟领袖嘲讽巫统和行动党合作的政治梗,用以羞辱团结政府的支持者。不过,随著政治局势趋于稳定,国盟煽动的...

阅读全文

颜登逸:走出猎巫式批判 正视制度失灵

名家

校园性骚扰事件,是任何教育者心中最沉重的梦魇。它撕裂了信任,伤害了孩子,也挑战了整个学校体制的底线。事件发生之后,施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