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说,若在有不谙华语者参与的众聊中,本人的确会自动“换档”去比较“共同”的语言,如英语或马来语(事实上往往是两者的混合)。不过,若不谙华语者只是出现在一旁,并没全程参与的话,那则看情况和需要而定,一时说华语(对特定对像时),一时说英语和马来语(无特定对像时)。
我想,在多族群、多语言之下的马来西亚,大部分人应该已经很习惯与讲各种不同语言者同处一空间,然后也渐渐发展出随机“无缝”切换语言的能力。比如我小时候就常在咖啡店中看到华人和马来人一时讲华人方言、一时讲马来方言,随时还能热烈地相互交流的情况。
我不否认若某人在一个场合中沦为语言少数者,而且听不懂多数者的语言的话,的确会有点“尴尬”,乃至“凄凉”。惟这毕竟是多族群、多语言社会经常发生的情况,少数者若不想大部分时候沦为“无声一族”,就得尝试去适应,努力学习多数者的语言。这包括早期少数籍贯的华人来到如吉隆坡、怡保、槟城等大城市,就得努力学习粤语和闽南语,以融入当地华社的情况。
勿沦语言霸权
据说在某些某籍贯华人较集中的新村,别说少数籍贯华人,连非华人也渐渐学会讲超流利的该籍贯方言。不过,在我国,恐怕更普遍的情况是在很多乡区或官方机构,应该是属于少数者的非马来人因得融入马来人的日常生活圈子,渐渐掌握起非常流利的马来语,包括各地土著方言(半岛北部还包括暹罗语,东马则有如伊班语、卡达山语之类)。
如此在不同时候因身处不同语境而“自然”适应,乃至最终习得各种语言的例子,诚乃本国长久以来的现实情况。虽说具体而言,对个人或有所不便、不堪,乃至不爽之处,但总体而言,却不无好处,这有助于保持国家的语言及思维的多样性,而这种多样性对长远而言,则又利于维持、开发国家的丰富文化资源及实力。
于某些思想先进的国家,为了避免少数语言因环境因素而渐渐消亡,政府还会刻意介入以鼓励少数者尽量使用其母语,包括制造各种有利环境(如母语学校、母语电视台、母语创作比赛等)来方便少数者运用其语言。在这些国家,一般人恐怕不会因为听不懂少数者的语言而觉得不便、不堪、不爽,反而还很包容之、鼓励之、赞赏之。
无论怎样,我还是认同一国至少必须有一两种“通行用语”,包括所谓官方用语,以避免在关键事务上沦于“鸡同鸭讲”、“各自表述”,产生各种失联和误会。不过,若有人认为既然有了通行用语,就不该使用少数者的语言,那就沦于语言霸权和单元主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