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朋友在微信聊天, 谈到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以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来表示时,他们认为这是深不可测的大学问。确实,干支历法不容易了解。但以我们普通人,并非从事堪舆工作者,或是钻研易理之学术界人员,可能只需简单地从我们身边可以了解的人、事、物去探讨其基本理念,应该就很足够了。我等中华文化传人,若能深入探讨出神入化的干支,在日常生活中,将不失是一个很好的脑筋磨练与逻辑思维训练。
中国历法中,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是依次相配的,它们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的一个循环。比如说,我生于1958“戊戌”年(“戌”是“狗”年),干支记法中将10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12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序(如甲子、乙丑、丙寅……以此类推)从戊戌开始排列,当进展到下一个“戊戌”时,它恰好历经六十年一个周期。所以中国人所说的一个甲子(从甲子组合进展到下一个甲子组合)便是以60年为准,不似西洋的世纪历法,是以100年为基本百年单位。这也说明了,为何我们称某人六十岁为“花甲之年”时,它算是很人性的“上寿”了,因为他已走过生命中的甲子“一圈”,世间几乎没有几个人,是可以活到两个甲子的。清末的戊戌变法,到了去年戊戌年,就已走过恰恰两个甲子,即120年,所以循此推算可得知,戊戌变法发生于公元1898年(2018-120=1898)
五行相生规律
再有,就是中国人把一天分成12个时辰,以12个地支表示(而西洋算法则是24个时辰)。从23.00(晚上11pm)开始为子时,以两个钟头为一间隔,即1am为丑时,3am为寅时以此类推……到了11am的时候就是午时,所以我们说一个钟头后的12点为“正午”或“中午”。因为中国算法时辰比较长(两个钟头,即120分钟),而西洋人的一个钟头则比较短(60分钟),所以比较两者,称前者为“时辰”,而后者是前者的一半,故称“小时辰”或“小时”。
十天干用来诠释我们所熟悉的“五行”:甲乙携带著风气,丙丁携带著火气,戊己携带著湿气,庚辛携带著燥气,壬癸携带著寒气。它表明了天上的五行之气,是遵照五行相生的程序运行而变化。十二地支的五行性质特色中,则由寅卯显示携带著风气,巳午携带火气,申酉携带燥气,亥子携带寒气,辰戌丑未携带湿气。这是一种独特的程序运行,以表明地上五行之气,存有著另外一种遵循五行的既有相生规律。天干叙述天上的五气规律,地支表明的是地上的五气规律。中国人在医病药用方面就是以此理论作为基本。延伸天干地支的发明与运用,确实在古老中国,乃至于现代,它在华人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领域的使用是影响深远的。还有就是,我们在电影常见的算命先生“屈指一算”,应该算的就是天干与地支这回事了。谨此分享我略懂的一点中华文化小常识,您是否觉得有趣呢?因为它,天干与地支,我以自己是中华民族后人(华人)为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