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无疑乃今年最令人瞩目和热议的电影之一,甚至有点夺掉了“世界末日”的风头,成为各网络及纸媒论坛的“炸子鸡”。老实说,因未看过小说原著,想比较深入地探讨电影的“内情”或“真义”,总有点顾忌,惟恐有所误读和曲解,不过谈谈一些“花边”,或许不会太过。
如说少年PI小时候陆续接触,甚至“收集”各种宗教信仰的经历,就令人颇感兴趣。一般理解乃其中带出了宗教应可以“异中求同”、“和谐共存”、“一以贯之”等意涵。尤其相关宗教都是神教,可在至高点——即终极的创造者、主宰者、关怀者那儿泯除或搁置一切凡间人为的表象,如说宗教建制、身份、符号等,进入更超越、纯粹的“本质”、“究竟”境界。
不过,我更感兴趣的是:少年PI何以能够那么自在地接触和信仰宗教?是什么样的文化氛围和家庭背景容许他这么做?显然,这和印度教哲理和其父亲的世俗取向颇相干。印度教确有强烈的各种神明和教义皆出自一个神圣源头,乃其“化身”(avatar)或“版本”的观念,因而思想上倾向于“归一”、“大同”。少年PI生于印度教传统家庭,母亲是个虔诚但开明的教徒,所以难免深受印度教文化熏陶,不会一开始即很强烈地抗拒、排斥其他宗教。
至于PI的父亲,作为颇“高调”的一家之主(老爱讲大道理),虽偏向相信科学,甚至有点鄙视宗教,认为宗教都是骗人的东西,但也并不因此而限制其家人接触、信仰宗教。PI之父亲可说是个世俗主义者,本身对宗教欠缺信念及热情,惟却尊重其妻子的虔诚,甚至还尊重其孩子的宗教“爱好”,容许他极大的精神上的自我探索及发现的自由。不晓得有多少观众留意到这一点:如此父亲所提供的家庭教育,还真够开放、通达、宽容、平等。
质言之,PI的父亲所代表的,正是温和的世俗主义:虽不欣赏宗教,但也并不排斥之,反而在其主持和主管下,个体被赋予相当充分的信仰权利及空间,可在不受胁迫或干扰下,悠游、徜徉、濡染于不同宗教,自由而真诚地认知及感受宗教。如此自由和真诚,恐怕还比那些处于宗教威权下,一开始,乃至“先天”就毫无选择的教徒,更能透彻地体验和体悟宗教,从而建立更为真挚、饱满和稳固的信仰。谁说世俗主义必定对宗教不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