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子健

阅读全文
黄重吉农场旧街场早已没落,残留20馀间板店屋多已弃置,只有数间仍有人居住。

雷子健:抗日农场黄重吉

东方文荟

黄重吉既是人名亦是地名。小学旅行曾参观文良港黄重吉饼干厂,新一辈或许不懂谁是黄重吉,也没有听说过黄重吉农场,那是1930...

阅读全文
亚罗士打南边开发近300年的唐人寨,村里住著200户约800名暹罗化的华民。

雷子健:唐人寨明末遗民

东方文荟

吉打首府亚罗士打南边25英里,有一个奇特的村落Kampung Cina,流传一则古老又神秘的传说,这里住著200户约80...

阅读全文
1950年代的金马仑碧兰樟,曾经的谍影迷雾、诡异神秘,就发生在邻近的月光之楼。

雷子健:金马仑月光谍影

东方文荟

喜欢金马仑(Cameron Highland)起伏的茶园,喜欢金马仑的冷冽空气,也喜欢金马仑的欧陆风别墅,过去不时到金马...

阅读全文
无拉港地名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也是全马唯一巫华合成的地名。

雷子健:无拉港巫华合璧

东方文荟

无拉港(Balakong)有两千家工业厂房,是众所周知的雪兰莪工业重镇之一,然而百年前的无拉港家家户户靠种茶为生,茶园星...

阅读全文
19世纪华民口中的泊港风云已过,现今成了马来渔民停泊小船之处。

雷子健:天涯泊港觅洪仙

东方文荟

海之角,天之涯,十多年前因故滞留柔佛新山多日,被老同事以马来半岛的海角天涯,"诱骗" 到振林山泊港(Sungai Pok...

阅读全文
1980年代甲洞大街,原来的两层店铺多已重建为三层。(图片:黄福地提供)

雷子健:甲洞反迫迁回溯

东方文荟

20世纪初,如果说吉隆坡甲洞(Kepong)到处都是锡矿,到了20世纪中甲洞则到处是木屋区,估计甲洞当时有两千多家木屋、...

阅读全文
王孙文2019年在文德华小前装上“道解埠”三个大字,还原林道解开埠事迹?

雷子健:多皆寻满清将军

东方文荟

吉打多皆(Tokai)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村埠, 尽管早在 1915 年已设立火车站,但多皆始终不曾受到世人注目,直至我们上...

阅读全文
地摩曾唤作“六支抽”,因距离金宝六英里而得名,位于一号公路的金宝与打巴之间。

雷子健:十五碑VS六支抽

东方文荟

华民以里程俗称之地名,至为人知是吉隆坡十五碑(Brickfields),由于主要为印度裔聚集地故又称“小印度”。然而,十...

阅读全文
陆佑家族墓园设在他的浩道登园丘,当时华民一般也视作鹅岸地区。

雷子健:鹅岸湮没记忆中

东方文荟

鹅岸,一个被遗忘的地名,一段被湮没的记忆。鹅岸并非鹅唛,那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地方,不过由于地名相近确曾混淆,包括媒体、作家...

阅读全文
马接老清真寺的中文石碑,记述了筹款建造“拿督公”亭宇的缘起与捐献者名字。

雷子健:马接拿督公传奇

东方文荟

Machap是一个很有故事的村镇。说到Machap,大家不是想到马六甲的马接,就是柔佛的吗什这两个村镇,但除了地名同为M...

阅读全文
火车驶离大山脚,后方即为大山脚显眼标志的卓坤山。

雷子健:山脚巨石千年记

东方文荟

大山脚(Bukit Mertajam)是笔者至眷恋的北马城镇,但大山脚却总是受到游人的忽略。游人即便来到槟城,鲜少到大山...

阅读全文
1906年荷兰摄影师留下“奈何桥”的珍贵照片,桥下左边通往华民俗称的鬼门关,右边通往爪哇村或华民俗称之“新街”。左边远方可见1856年建成的圣芳济教堂。

雷子健:鬼门关与鬼仔巷

东方文荟

相比华民,马来社会对“鬼”没有那么忌讳,君不见霹雳邦咯岛附近有Tanjung Hantu(鬼海角之意),森美兰与彭亨交界...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示意图。(图取自网络)

女子得知丈夫病重“人间蒸发” 等他病逝才出现讨遗产

阅读全文
马来媒体近日普遍揣测,现年84岁的前国会下议院议长丹斯里南利或将获委任为第九任槟州元首。

南利或任槟州新元首  任命料本周内揭晓

阅读全文

聋哑女大生网上走红! 样貌太精致被质疑“AI图”

阅读全文

阿斯拉夫:行动党即使拥有148国席 仍无权修宪废除马来人与土著权利

阅读全文

青年赴女生邀约却中仙人跳 遭殴打勒索缝6针

阅读全文
被告干案过程被电眼拍下。(受访者提供)

以百元钞购物使诈 大马男多次行骗判监5个月

阅读全文

陈志远新创举 进军冰岛开星巴克

阅读全文
吉打州务大臣拿督斯里莫哈末沙努西

为国守稻田换不到补偿? 沙努西:10亿农业拨款难解州财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