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关世俗化的课题中,某些论者以宗教认同指数来衡量世俗化,或许会达至以下结论:认同宗教者越增多,即表示世俗化现象及程度越减少。实际上,两者之间未必是反比关系。毕竟宗教认同,包括公开宣称信仰某宗教,或者在官方文件上注明是某宗教徒,不一定表示某人即是虔诚之教徒也。乃至,有关认同可能只是作为取得社会认可和行事方便的某种工具而已。
如说学界和文化界早就相当了解:本国华社许多自称佛教徒者,实际上未必真的信仰佛教,乃至对佛教非常缺乏认知和认同。其人的佛教徒身份,很多时候不过是为了“应酬”官方的行政要求而已。这些人某些可能虔信祖先和各种民间神明,热衷参与各种祭祀,另一些则可能对宗教实无多少热情,宗教元素在其生活中并不占多大份量。尤其对后者而言,若仅因其有宗教认同就低估了其世俗化程度,肯定是种误判。
甚至,恐怕不仅佛教界,其他宗教内也不乏光具教徒身份,实则上不仅并不经常参与宗教活动,乃至内心底对本教也无多大认知和认同者。至于其人因教徒身份而不得不时而“勉强”参与宗教活动和遵循教规的情况,就得看有关宗教的“政治化”程度了。一些与政治建构和权力高度结合的宗教,往往就具有非常大的权威和严密的机制来规定、管控、检讨、监督教徒之身心,不许其偏离“正轨”,某些甚至到了极权主义的地步。
职是之故,若要认真探讨一社群的世俗化程度,诚不能仅仰赖人口普查中的宗教徒数据,而是要进行更细致的调查,如问卷调查和抽样访谈之类。对于宣称有信仰宗教者,得调查其现实生活中,到底有多少方面和多大程度与宗教相干,同时也得对其对宗教的认知和认同程度做一定的测量。至于若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的观察来评估世俗化程度,也不能草率地把一些实际上与政治或文化更相干的集体行为理解为纯宗教行为。
质言之,一些社会看似呈现“宗教热”,实际上不过是政治或社会因素引发的一种试图通过宗教传统来对政治、经济、社会或文化现状表态,以及寻求改革、突破、重整等集体行为。即便里面并非全无宗教本身的诱因或目的,但不一定就能理解为有关社会会越来越宗教化,而舍弃世俗化。是以,一些社会,尤其在西方,若把宗教热理解为宗教“回潮”而论定其世俗化在“倒退”、“淡化”,恐怕误会很大。
坦白说,从长远的历史视角来看,西方乃至全球的世俗化可谓稳步发展。一些社会中的宗教势力膨胀现象,其实仔细剖析,不难看出实质上乃针对更全面的殖民化和现代化浪潮的某种适应及反冲,不一定出于宗教内在的意义和价值,而是宗教作为熟悉的传统之一环,正好可成为保持平衡的支撑及依靠。惟随著时代演进,条件变化,宗教的有关方面是否依然相干,诚难以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