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上仿中国文革风格墙纸作装饰,惹来争议?如果是摆设几朵花呢?有一天,台湾某一所大学校园里出现了几株太阳花。当天下午,太阳花却都不见了。隔天,在该大学的某块园地又冒出一整排的太阳花,旁边竖立木牌写著:“此乃XX学院造景,请勿拔除”。整件事看起来莫名其妙:几朵花能有什么威力?当时是台湾太阳花学运如火如荼展开的期间。
校园出现几株太阳花其实没什么,但在那个时间点和位置,突然就指向特殊的意涵,以至于有的人冒险插花,有的人严阵以待随时拔花。作者(插花者)、文本(太阳花)与阅听者(看花者)之间的互动是在特定脉络里发生的。然而,文本的意义不总是重叠的,有时会因应诠释者的背景而产生歧异的理解,偶尔也会发生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的状况。
历史的艺术再现问题
被警察登门调查并拆除墙纸的槟城湖南菜馆,真的在鼓吹文化大革命或共产主义吗?首先,倘若有人今天想要推动类似文革的运动,撇开历史上天时地利人和等各种条件,最起码连宣传造势的方式和媒介都不同了,这类文宣在现今时代根本发挥不了作用。再者,墙纸内容文字皆围绕“吃”和“发财”的主题,非但扯不上共产主义,更与高喊全位打倒阶级为主的文革背驰。墙纸对于中国文革的模仿其实是诙谐的,若真要跟政治扯上关系,更像是在嘲讽文革。
在社交媒体盛行的年代,餐厅的布置较有可能是为了搞噱头,让顾客打卡拍照放上Instagram。徒具形式而没有内容是无法引发思潮或革命的,普遍饱暖、热爱小确幸的社会也不再向往血染的风采,一般民众看到这样的布置可能会觉得跟一些复古怀旧主题的装潢差不多。尽管如此,文革色彩或毛泽东的肖像并不能跟黑胶唱片和猫王海报相提并论。
对于历史事件的再现手法应该如何,一直存在争论。以中世纪的异端裁判所为例,在现代影视或绘画中的呈现通常是残酷且暴力的,但也有一些喜剧或漫画对他们进行诙谐的刻画,虽然不是按照“史实”,却可收到讽刺宗教迫害之荒谬的效果。
然而,这种对于严肃历史的滑稽模仿不容易拿捏。我们能否将南京大屠杀或慰安妇的故事以诙谐方式呈现?即使只是嘲讽其中的施暴者,似乎也有在幸存者或其亲友和后代的伤口上撒盐之虞。另一方面,西方有不少拿纳粹和希特勒当笑柄的作品,但以集中营开玩笑的影片《小丑那天哭了》(The Day the Clown Cried)却让人闻之色变。
因此,这种艺术再现恰当与否,跟历史时空的距离、议题的严重性以及社群规范有关。美学判断往往见仁见智,个体的主观感受皆不同,但又有社会变迁和时代风潮的影响。
上述谐仿文革风的餐厅装潢或许碰到了美学与伦理交错的灰色地带,若为它加上注解,既有可能被诠释为嘲讽文革,又有可能弱化历史的惨痛教训。悬挂毛泽东的肖像也可能倾向于美化他。不过,既然其文字并没有实质地鼓吹文革,我们就不能直接对餐厅进行道德审判。若不认同宣传风格或不欣赏这样的美学品味,应以理性评论、向店家反映或选择不光顾。
争议的在地脉络
无论如何,这争议不应以执法人员上门对付为解决方案。类似行动已经从槟城扩展到柔佛和马六甲,警方援引社团法令条文(宣传非法组织的物品)和刑事法典条文(蓄意导致公众恐慌及破坏社会安宁)展开调查。这些罪名从何而来?显然是共产主义在马来西亚语境里的诸多象征与联想所致。
共产主义在马来西亚成为禁忌是从英国殖民时期与马共的对抗开始的。国家独立之后,在国际间有冷战张力的影响,在国内则对政权构成威胁,且在意识形态方面被进一步扣上“无神论”和“华人”的标签。然而,马共早已解散多年,而主流的政治叙事也几乎让它彻底边缘化,但马来政党总不厌倦召唤“共产主义的幽灵”来巩固种族政治利益。这就是为何,在警方撕掉仿文革风墙纸并调查餐厅员工后,巫统理事指控槟城存在著试图颠覆国家的共产运动,要求警方严加对付。而且,相关事件在槟城开始——华人居多,行动党执政已久的地区。
警方固然是援引法律条文,但这不能证成其正当性,因为法律是把双刃剑,有可能在不公义的体制下被用以打压人权,而且其中尚有大专法令、国安法等恶名昭彰的法令。装潢的争议容易被有心人士以种族和社群安全为名炒作并挪用为政治资本,这点不容忽视。应该以对话和评论处理的事件却动辄以执法行动进行对付,才真正会制造恐慌,而且更收窄言论自由和表达的空间。
目前开腔为餐厅辩护的主要是马华和行动党这些“华基政党”的政治人物,本身就有火上加油的趋势,但最糟糕的是用“妨害马来西亚与中国的美好关系”和“吓跑外资”(其实是中资)作为辩护的理由。这种威逼(别让中国不开心)利诱(别挡了财路)的方式本来就不能成为理据,而且只会越描越黑,让整个事件布满“共产党渗透”疑云。
文化符码的运作极其复杂,总不是三言两语可说清,因而更不能轻易借国家机器裁决和镇压。试想想,当Bersih2.0集会仍可挑起执政者神经时,如果我穿著黄色上衣大摇大摆走在吉隆坡街上,集会支持者看见我就竖起大拇指,但警察看见我就拦截盘查,即使我衣服上印著的其实是无辜的海绵宝宝。我可能是真的要参加集会,也有可能只是为了到便利店买根冰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