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文学科讲师,我完全支持不分专业地鼓励大专生多修读如哲学、史学、文学、艺术、宗教学、政治学等科目,不过若采取强制性的必修某科(尤其还规定必须及格)的方式,恐怕有待商榷。大学生毕竟已不是“嗷嗷待哺”的思想鸡仔,除了特定专业上必拿的科目之外,若要发展学生们多元化的视野和思维,一刀切地规定必修某人文科,与其说是多元化,不如说是意识形态专制化。
最理想的鼓励修读人文学科的方式,应该是校方提供一系列的共同选修科目,不管是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艺术等都好,均由学生依个人喜好选择。这样除了可避免抹杀兴趣、令人反感的“强迫”,也方能于学生之中建立不同的人文学科素养,好让他们能从互动中再现及分享知识。如此不仅科目多元化,也追求学术体验多元化的方式,应更能符合大学“创造知识”,而不是“复制知识”的“知识殿堂”地位——否则更像“思想罐头厂”了。
也许惟有那些还未完全脱离封建或专制状态的社会,才会有人担心于大专阶段不进行统一、固定、样板的人文科(尤其思想)教学的话,大专生的知识、思维、观念、心态等会有“乖离”、“腐化”、“变质”等危险。诚如极权社会常有“小红书”之类的思想经典,半专制社会也总有其思想工程所倚重的各种单向化,乃至教条化的“必修科”,其宗旨恐怕更多乃在于巩固既定秩序,或说“维稳”,而非纯粹的追求、探究和分享知识。
之所以,不奇怪会有人认同由“中央”威权地强制学生修读某人文学科,方能有助于治疗社会疏离、分裂、冲突等奇难杂症,从此可见强烈的知识“工具化”倾向,企图借知识的“程式化输入”来化解或缓解一些社会问题。也许对于中小学生,如此“输入”不无一定的意义和作用,但对于大学生,恐怕就有点无谓,甚至矫枉过正了。事实上,社会矛盾的根源不一定在于欠缺什么“正确知识”,而正是权力和知识之私相勾结所衍生的各种“不公”。
当执政者掌握过大的话语权,甚至企图宰制各种政经文教论述的生产、分配,乃至“基因”的时候,有社会良知及责任感的大专,尤其大学,应是一股能纠错或批判的清流。若大学也如中学那样在人文教育上毫无自主权和自主性,一概奉旨行事地扮演“罐头厂”的角色,那诚是对大学的亵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