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华社之华文教育,如表现于华小、独中、国民型中学和一些“华基”大专者,是否仍须定位为民族教育,以承续、捍卫、发展华族文化,催生华族认同为大旨,显然已成为不时被挑起的问题。
有些华基政党领袖提出“去华人化”、“少谈母语,多强调华文经济效益”、“与时并进,顺应市场需求”等主张。上述观点看似开明,然总给人因自身无法兑现各种华教承诺、无法满足华社之期待,所以“反守为攻”,企图回避、转移、模糊化、钝化当前华教之“伤口”和“棱角”的窝囊印象。当然,也不能否认某些人的确质疑民族教育的正当性,认为其不利于“国民建构”——其背后思维或潜意识,反映出这“国民建构”是由掌权精英主观设计和主导,并没有理会民间的感受和意愿。
质言之,华教能够被检视、反思,乃至批评,自非坏事,因这有助于其及时做出适应性的改变以强化生命力。所谓“兼听则明”,华社——尤其华团和华教责任单位,也得多参考、斟酌各方意见,别在一些党政、媒体,甚至貌似客观的学术人士高姿态、高分贝地炒作呼应之下,就乱了立场、方向和步伐。保守固然易沦于迟钝、僵化,惟无明确理念及中心价值的更变,也易陷于迷失、错乱,乃至自我放弃和糟蹋。
或许不合某些“先进人士”的口味,我始终觉得民族教育之定位并不落伍,反而对“国体”大有裨益。且不说华人,若马来人、泰米尔人、伊班人等皆能在民族教育之泥土上,努力让自家传统(不论是大传统或小传统)持续生长,乃至繁荣,那不论于文化、经济或精神上,都将会是国家的福祉。人类繁衍的长远因素系于基因图谱多姿多彩的森林,而不是园坵;缤纷的“文化森林”,要比单调的“文化园坵”更能丰富一国的文明。
某些人或认为文化多样性并不一定得靠民族教育,惟若民族教育也并不危害或削弱国家认同及社会交往的话,又何必费事去追讨、排斥、压抑它呢?
实际上,若不管于什么教学系统之下,当政者皆能办好公民教育,奠定以个体主权为本的公民意识及规范的话,很多社会矛盾都能消解或缓和,即使维持民族教育也无碍于群体间的平等、和谐相处,甚至融合。若目前各族间的关系尚有芥蒂的话,那不是缘于民族教育,而是因为缺乏“公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