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的许多节日,包括新年、端午、中秋、冬至等,一般人都倾向于视其为“世俗”的——尤其容易与“吃喝玩乐”挂钩。实际上,这些节日都不是没有其宗教渊源或面向,包括完整的神圣叙述和膜拜礼俗,只是人们可以选择不去挖掘或启动它们而已。总之,你可以把节日过得很世俗,也可以过得很宗教化,或者两者兼具。相信古人之中,就算比较“不迷信”的知识分子,早就懂得“随意”,反正高兴就好,不一定得敏感于节日的宗教血统。
同样地,今天西方人过的不少宗教节日,其实也已逐渐世俗化,即便其宗教背景和符号依然显著,惟实际上不管是不是教徒,都可以一道庆祝,没有人会太在意、追究之,反倒是节日所能促进的社会亲善关系、认同感、家庭伦理等更被重视。还有些节日,甚至是高度世俗化,以至原有的宗教意涵越来越淡薄。这对于认真的教徒而言,显然是“喧宾夺主”,诚属遗憾,惟对于非教徒而言,或会觉得没啥大不了,反正其原本就没打算牵涉太多宗教因素。
再说,不少西方节日,若仔细追溯,其最初内容未必与教界的“官方解释”刎合,而是有颇悠久的古罗马、日耳曼、凯尔特等“异教”基调,只是后来被“转化”或“挪用”了。老实说,这也并非什么“坏事”,而是人类文化融合及创新的“常态”。大多数宗教本即有借鉴、模仿、吸纳、调和、融贯其他宗教或信仰习俗的作法——只要不抵触其核心信仰、理念、价值等就好。质言之,某些非教徒亦可辩称其所庆祝的,其实乃更原初“版本”的古代节日。
事实上,部分一贯带浓厚宗教韵味的华人节日,如清明节,也开始被一些教徒或不信教者转化,高扬其孝道精神,却排除其祖先崇拜。另外,某些民间神衹的诞辰或具特定意义的日子,在被扩大、提升为地方社群的“文化活动”后,往往也被突出其世俗内涵,如说什么“团结精神”、“合作伦理”之类。许多前来参与者,包括一大票年轻人,其实也不太关注其宗教面向,而更热衷于文化价值,乃至纯属凑热闹。在中国,甚至还有“文化庙会”的提法。
宗教节日被世俗化,或许在部分教徒眼中乃不折不扣的“灾难”,不过如此现象,多少亦证明了有关宗教的“软实力”。毕竟还有更多宗教,甭说教义和信条,连较为大众化的节日和礼俗,都被民间所淡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