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学过太极拳,记得教拳的老师曾用心解释拳理,聆听之后,顿觉得颇具道家韵味,甚至带点“神秘性”,因其涉及“道”、“阴阳”、“气”、“自然”、“和谐”等“奥妙”的原理及因素。说实话,当时的直接体验是:很有“宗教”意境,练拳简直就像“修行”,关乎内在的“意念”、“心境”、“灵性”等,而不仅是外在肢体的“运动”而已。
当然,所谓“神秘”,往往也是相对的,现代人的知识和生活习惯太过西化,对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和生命观已逐渐陌生,所以才会对其部分内容感觉神秘。要是回到百多年前,西方文明尚未统领全球的情况,这些原理和因素,恐怕还是华人圈中最普遍、平实、贴近不过的。
不管怎样,如今毕竟已非古代,原本被视作“天经地义”、“四海皆准”的文化形态及成分,于当今语境下难免会被感觉“异样”,甚至被有心人所侧目、警惕、防备。
如说最近引起某种“困扰”的瑜伽——据某些宗教人士的说法,其含印度教“因素”,因而呼吁,甚至指示本教教徒不得参与之。显然,瑜伽涉及“吟诵”、“冥想”、“礼拜”等程序或动作,最易勾起一些宗教人士的“敏感”,以至怀疑、担忧,甚至惶恐于其会不会是一种有意或无意间影响人们亲近、认同印度教的“隐蔽法门”。实际上,瑜伽是否具宗教性,在西方社会也是个争论了蛮久、蛮透的课题,惟至今犹是见仁见智。
瑜伽在西方社会发扬光大后,于不少人眼中早已是一种世俗化的“健身运动”,然若说其有“宗教渊源”,其实也并非远离事实。毕竟,印度社会和文化,本就深度浸染于传统宗教之血液及氛围中,包括其宇宙观、生命观、价值观等,一切皆富含“神秘性”或“超越性”,所以宗教化的概念、思维、话语、词汇、符号、风俗等,若彰显在其文化产品及体制之中,诚属自然。问题是:人们有必要对此那么介意吗?
且不说传统宗教元素未必不能世俗化,如美洲的万圣节、感恩节、南欧和南美洲的嘉年华、泰国的泼水节、爱尔兰的圣帕特里克节、源自古罗马的情人节;乃至美国的骚灵乐、中国的地方戏、东南亚的皮影戏、非洲的土风舞等,都有其宗教渊源。宗教本是文化的重要源泉,而人也有适应、改造、融贯文化元素的本事,何必那么紧张于其是否夹带某种“宗教他者”的基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