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从没说过“食色,性也”,孟子也没说,惟坊间不时还是会有人把此话套在两者口中,这许是某些评论作者粗心大意之下的“遗产”。毕竟,现今也没多少人会认真翻阅《四书》,一般仅是拾所谓“作家”(尤其是“大众作家”)之牙慧,若作家刚好不小心引错或记错资料,甚至“随意发挥”,结果便是误导了“无辜”的广大读者。
上述名言,其实是告子说的,出自《孟子·告子上》。有兴趣者可不妨去查阅一番,就会清楚其来龙去脉,免得因被误导而“以讹传讹”,一直冤枉了古人。
坦白说,作家不是超人,偶尔出错也是难免的事。我本身也有搞错十几年前的印象之经历,惟好在不是什么基本或关键的资讯,不至于影响文章全旨,不然糗可大了。不管怎样,小心求证还是作者的责任,不能轻率下笔、马虎了事,否则实在对不起读者。相对地,读者也甭过度信任作者,就算对方乃名作家,甚至偶像,也有失手的时候,所以平时可“姑且听之”,但轮到自己要讨论同样的课题或引用同样的资料的时候,最好还是先做一番功课。
今天因网络科技发达,有些作者沦至平时不怎么读书,习惯边写边上网搜寻相关资料,其实很“冒险”。因某些网站的可信度不高,某些网上贴文也属粗糙之作,同样有以讹传讹之嫌,尤其背后隐议程特别厚重者。不过,一些网站的确具权威性,如斯坦佛大学的哲学网,就非常严谨,甚至比一些平面出版品更具参考价值。说到底,网上资料不是不能参考,惟作者还是须通过平时读书积淀的良好学养,才能辨清资料的虚实或好坏。
最近读到某香港名专栏作家谈中世纪科学家被宗教威权迫害之事,恰巧本身也关注过此课题,翻过几本书,也写过评论,所以一下就发现其中谬误,如指哥白尼被宗教裁判所审讯,其实根本没这回事。哥白尼是濒死时才出版其冲击经义的日心说,而罗马教廷也是在其死后蛮久,因宗教改革之刺激,方开始严厉对付科学“邪说”。实际上,哥白尼生前的教廷对科学发现也没那么“敏感”。相关资讯,其实随便翻本西方文明史就可找到,实在不应搞错。
也许我们该体谅作家不是专家,不能要求甚高。惟有些知识,其实不用专家也可轻易掌握,这诚有视作者下笔的态度是否认真了。实际上,若读者开始认真的话,相信作者也不敢不认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