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圣诞节,又接近岁末了。一年中,那些好的叫精彩,不好的都是经历。佳节在即,又是好好庆祝的时刻,约朋友们聚一聚,送别今年,展望明年会更好吧!
食物可以折射心情。需要温暖时,吃一碗汤面刚刚好;心情不好时,大口吃肉可以赶走坏心情,而想要与三五好友见面充电,走暖心路线的Le Pont Boulangerieet Cafe,是个能让人度过轻松又愉快时光的好地方。
Le Pont Boulangerie et Cafe位于旧巴生路的巷弄里,楼高3层的店面让人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挑高的设计,以钢筋水泥与木材混搭,在刚硬的工业风中,夹著木质的温暖与厚实;精致的格调装潢,已成拍照打卡的热点。我在店门口便撞见两对新人在拍照,玩得不亦乐乎。Le Pont,法文意指“桥”,寓意这家面包甜点咖啡厅犹如一座桥,把美食和人交汇连接在一起。而把我与Le Pont连在一起的那座“桥”,便是厨师。未造访前,咖啡厅公关在电话里极力游说,“我们咖啡厅的面包师傅和主厨都曾在三星米其林餐厅任职呢!”摘星讲条件,能摘下星星某程度上已是一种肯定,而“米其林”这个强而有力的诱因,把我引进了Le Pont。
Le Pont每一层都是自成一格的区块。最底层是面包甜点区,透明的落地玻璃窗内,弥漫著烘焙的香气。木造陈设架上摆放著约40款的面包与甜点,从经典的欧式面包,到符合本地人口味的松软面包,都是每天新鲜烘焙出炉。
星级甜品哲学
负责面包与甜点的是莫哈默帕芝里(Muhammad Padzli)。他是实干型的烘焙师,拥有星级餐厅背景,曾在三星米其林餐厅Joel Robuchon及香港三星意大利餐厅Umberto Bombana工作,接受过严谨与扎实的训练。
他的话不多,但说起烘焙双眼却发亮。莫哈默帕芝里表示,自己喜欢口感扎实的欧式面包,但他发现本地人比较偏爱带丰富馅料的松软面包,并从中努力拿捏平衡点。他特别推荐农夫面包(farmer bread),以老面发酵做成,搭配橄榄油、番茄干和罗勒酱,口感扎实带有清新的香气,以及两款最爱的泡芙——巴黎布雷斯特(Paris-Breast)与修女(Religieuse)。
这个圣诞节,他还推出3道应景甜品,分别是snowy wonderland、moltensnowman及christmas tree waffle。我尤其钟爱“圣诞树松饼”,卖相既抢眼又有内涵,好吃!绿色的格子松饼用螺旋藻染色,外脆内松,而且又带有嚼劲,佐一杯覆盆子雪葩,酸滋滋的雪葩、杏仁饼碎、草莓丁和鲜奶油层层相叠,冷与热、甜与酸、脆而松,相对的元素堆叠出丰富的层次感。这道甜品完美地带出了莫哈默帕芝里的甜品哲学。
卧虎藏龙之地
拾木质扶梯而上,型格的U型吧台映入眼帘,还没来得及喝咖啡,我就遇见了主厨黄鼎文。他师承意大利三星名厨UmbertoBombana,基本功扎实。他与莫哈默帕芝里的背景相似,两人也是共事多年的同事。黄鼎文曾在三星米其林餐厅Joel Robuchon从厨房助理一路攀升至副厨的位置,后加入林建岳旗下的饮食集团,曾任职于三星米其林的8½ Ottoe Mezzo,以及负责开设北京Opera Bombana。看似前途大好,他却毅然放弃了总厨的头衔,回到吉隆坡。他表示,在名店工作的最大收获是学会严谨与自律,代价却是失去与家人朋友相处的时间,“以前连续工作三四个月是很平常的,直到身体受不了,我知道是时候离开了。”
他在今年6月加入Le Pont,刚走马上任便著手调整菜单,保留受欢迎的菜色之馀,也加入近9成的新菜式。虽然是星级阵容,但Le Pont却给人亲民的感觉,今年的圣诞套餐,3道菜包括法式大蒜马铃薯浓汤、传统牛肉培根沙律及法式马赛鱼汤(Bouillabaisse),售价为58令吉90仙。
黄鼎文的拿手招牌菜,包括杏桃炖羊膝。与其他的餐厅做法不同,他加入了杏桃干,花了至少7小时慢炖纽西兰羊膝,这道菜的酱汁浓郁,味道带有杏桃的微甜,连我不吃羊的人,也破例地吃了两口。黄鼎文说,这是他的“comfort food”,“我偶尔也会钻进厨房找来吃的。”
如果你爱吃意大利面,我推荐虎虾意大利面,酱汁以虾高汤、番茄酱及鳀鱼酱调成,扁形的意大利面吸收了酱汁鲜美的精华,滋味绝妙。公关小姐说,“每次我在楼上的办公室嗅到诱人的香气时,我就知道厨房在煮这道意大利面了。”黄鼎文给它取了逗趣的名字,就叫“虾面”!
通讯站:Le Pont Boulangerie et Cafe
地址:6, Jalan 1/137C, Bedford Business Park, 58000 Kuala Lumpur. 03-77830900
营业时间:
面包厅:早上8时至深夜12时
咖啡厅:上午11时至深夜12时(周一至四)、上午11时至凌晨2时(周五)、早上8时至凌晨2时(周六)、早上8时至深夜12时(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