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下十年功
“碰!”篮球选手一个帅气转身成功灌篮,相信这样的画面是许多人年少时期所追崇的。然而,球场上的风光只是选手生涯中的其中一面,场下有著不为人知的辛酸与劳累。如果成为一个职业篮球选手仍然你的梦想,那么先来了解他们在球场下的一面吧!
还中学时期,身边有不少热爱篮球的同学视打篮球为未来职业。长大后,这分热爱慢慢地被遗忘在成长的路上。要成为篮球选手并不难,但要如何在这条路上坚持走下去,才是职业选手的最大挑战。这一期邀来两位篮球国手,分享职业球员背后的点点滴滴。
郭添源:因身高优势被发掘
“小时候不喜欢篮球,没想到长大后会成为篮球国手,一路打到现在。”今年28岁的郭添源是西港马来西亚猛龙篮球队队长,加入国家队已有10年,回顾童年时期对篮球的记忆,他笑称无法相信自己会走到今天。
相信不少高个子都曾有过因身形优势而被选中参与运动项目的经验,郭添源也不例外。13岁那年,某次与朋友结伴到住处附近的花园玩,郭添源意外被花园球队的教练看中,获邀加入球队。“教练说我长得高,很适合打篮球。”刚开始,郭添源对此有些抗拒,尤其花园球队并非校队,只能用课外时间进行练习,必须牺牲周末睡到自然醒的福利。但在朋友与教练的热情呼唤下,只能妥协参与。
“透过篮球认识了很多朋友,后来为了跟朋友一起打篮球,我还逼妈妈帮我转校呢!”他笑说,当时还差几天就开学,但为了与朋友一起打球,选择从国中转到独中,已经准备好的校服、文具都派不上用场。“转校后我就加入校队,当时有好一段时间不敢回去花园,就算后来见到那里的朋友和教练都不敢直视他们,觉得不好意思。”但郭添源没想到转校一年后便被选入国家青年队,从此以打球为职业。
杨艾温:为了重返校园 决心认真打球
同为西港马来西亚猛龙篮球队队员的杨艾温一样以身高优势被选中加入校队,但他从小热爱篮球,即便球赛没得上场、没被州队选中也依然热爱篮球。“那时候打得很差,没有教练,只有体育老师指导。但每星期六早上,我必然会早起,请爸爸送我到篮球场去打球。”他说自己以往纯粹喜欢篮球,属于玩票性质,直至15岁时遇上一个机会,才开始认真起来。
“以前我在老师眼中是个问题学生,很坏很坏,换过好几所学校,也曾经被学校开除。”后来他遇上马来西亚篮球总会负责人,对方看到他的潜力,便给予他以州队的身份去比赛。“那一年打得很好,就这样进入国家青年队,没有再往回看了。”遇上这个机会时,杨艾温已经被学校开除,好几个月不曾上学,因此得知进入国家青年队可以重返校园时,他便决定要当个不惹事的“好学生”,专心打球,把握现有的机会。“从那时候开始,我才认真打球。”
单纯喜欢篮球并不足够
两人同样因为“好玩”而接触篮球,直至国家青年队后才开始对此认真起来。“来到国家青年队后,我才发现,高的人不止我一个,也开始懂得害怕,怕自己不被选上。”郭添源指,每年都会有球员从元首杯赛事中被选中,来自全国各地的球员会寄宿在吉隆坡的学校,一起上课、练习,完成两年的集训后就会从中挑选出合适的人选进入国家队。
“每一届一般有约莫20位学员,会从中挑选12个人。我当时真的很怕自己会落选,担心得吃不下饭。”郭添源说,当时除了每日放学后的训练以外,并没有额外的操练,一切只能靠自己加紧练习,加强本身的技能。他指出,国家青年队的培训只有两年,无论几岁被选中,完成培训的落选者可选择回到家乡继续念中学或是留在这里完成中五的课业。
加入国家青年队并非想像中的风光,队员们需要付出的是其他同龄学子的两三倍。杨艾温加入国家青年队后,每天早晨5时开始练球,早上7时开始上课,傍晚4时又开始练球。他坦言,这样的日子并不好过,无法像其他中学生一般,课后去逛街、看电影,也鲜少外出,生活中心就围绕在练球。“两年的培训中有人受不了退出,也有人在加入国家青年队后,第一个星期的集训营时就退出了。”杨艾温指,单纯喜欢篮球并不足以支撑一个人成为职业选手,因为并非人人都能承受高强度的密集训练,必须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
体能、战略训练兼备
即便完成2年的集训,获选进入国家队,选手们也未必有机会参与比赛。“上场的大多数都是前辈,面对著这些偶像(前辈),与他们一起练习,会发现自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当时最大的目标就是让自己有被选中参与比赛的机会。”杨艾温透露,即便已经完成训练,但身手仍不如身经百战的前辈,激发了他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斗志。他坦言,当时除了平日教练给的“功课”以外,还会加紧练习,做更多健身运动以加强自己的爆发力。相比之下,郭添源则幸运多了,因200公分高的身形优势,在毕业前就被安排与前辈们一起练习,虽然没有上场的机会,但也从中学习不少。因此,在进入国家队后,便有出国比赛的机会。“当时一年应该有5至6场比赛吧!”
作为篮球国手,密集的训练是家常便饭。每天早晚固定培训,一星期训练6天,当中必须有3次的健身室训练,其馀的时间都在篮球场上。“球场上的培训都注重在个人技术上,譬如专注在自己的岗位上、改善自己的弱点等,还有战略和体能培训也是必要的。”杨艾温透指,球员的体能培训与一般健身训练不同,他们有专门的针对训练,以加强球员的爆发力、速度以及反应力。尤其在没有比赛的休息时期,则会加大训练量,以确保球员的体能保持在最佳状态。“直到赛前一至两个星期,我们才会减低训练,做一些比较轻松的培训。”郭添源补充,为了确保球员不会再赛前受伤,赛前一般会减低训练量,好让选手们能有足够的休息与体力。
球员培训除了讲求体力、爆发力,也需要有良好的记忆力。郭添源透露,每一场比赛皆有不同的战略,教练一般会准备约莫20个战术路线,因此赛前就需要熟记一切。“在赛场上时,只要教练一喊战术的名称,我们就必须知道自己的位置,该怎么跑,怎么传球等。这个时候完全没时间犹豫,如果忘记这些路线,那就完蛋了。”不过,这几乎不曾发生在他们身上,他笑称在训练时,这些战术已经深入骨髓,只要一听到名称,身体就会自然做出反应。
分身乏术 毕业无期
郭添源坦言,生活被训练和比赛塞得满满,并没有多馀的个人时间。“平日里我们很少假期,大家在工作我们在训练;公共假期大家休息,我们还在训练,就连农历新年期间也未必有时间回家。”他亦指出,平日里因假期极少,鲜少有机会回家与家人在一起,更无法经常与朋友聚会吃饭。偶尔,他们也需要出国进行集训,与当地球员来场友谊赛,相互切磋之馀,也学习当地的培训模式。
“我念了6年大学,至今还未毕业。”杨艾温目前在泰莱大学修读市场营销,但经常需要为比赛做准备而缺课。“有时候一个学期只能上到一半,有时候则是上完一个学期却来不及去考试。前年虽然都在大马,但为了好好准备亚运会,教练不许我回去上课,所以那一整年都是缺席的。”他无奈道出一直毕不了业的辛酸,虽然可以获得补考信函,但在其他同学可以获得正式考试与补考两个考试机会时,他只能获得一个机会。“一般来说,不及格的学生会获得补考的机会,但我因为没能出席考试,直接被当做不及格的案件来处理,只有补考一个机会。”虽然已有心理准备,但遇上亲友,总免不了被问这道问题,让他烦不胜烦。所幸,双亲非常支持他加入国家队,愿意接受他无法如期毕业的事实,也从不错过他国内进行的比赛,总会到赛场观赛,为他加油打气。
成为职业篮球员 坚持,才是关键
提及成为职业篮球选手的条件,杨艾温和郭添源不约而同表示,身高、体能都不是重点。“热爱篮球是必然的,但能吃苦、能坚持,才是关键。”访谈中,两人不断强调这几点,认为球员需要具备这些条件才能在这条路上走得长久。
杨艾温表示,球员必须做好牺牲和付出的准备。“不要以为被选中可以上场比赛就可以松懈,反而需要在平日里花更多时间自己练习,否则随时都会被其他人取代。”郭添源对此表示赞同,他指球队里只有区区12个名额,但国家队里的名额远超出这个数量,因此必须不断鞭策自己,才能继续留在场上。他亦指球员必须有严苛的纪律和拼劲,才能继续前进。
不过,要进入国家队并非只有国家青年队一个选项,选手们也能透过元首杯或其他途径进入国家队。郭添源指,教练一般会到元首杯赛事上挑选表选优越的球员进入国家队;而国家队之中也有非赛事录取的球员。“只要准备好自己,才能把握随时降临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