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底截止招收创始会员国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缩写:AIIB,亚投行)所带来的全面外交胜利,振奋了中国政府走出去,主导国际秩序的外交方向。
中国研究的知华派重新审视他们对于中国发展的观点。国际外交是个成败论英雄的行当。因此学者专家大多不敢预测,更多的是事后诸葛明。外交的发轫以及发酵的因素,除了主观意愿,还夹杂著各国的考量,几乎没有一个通用的理论范式可以来通盘解释。国家利益与当时的政治人物的考量还不必然同调。因此更增添了变化的因素。
中国此次倡议出资凑建一个多边关系的国际机构,得到了除了美日之外,欧亚各主要经济体的支持。中国境内的评论家重提这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把握到邓小平当年提出改革开放的“战略机遇期”。而境外的评论家原来以为这场外交博弈的将会因为美国、欧洲、韩国、日本、澳洲等主要的经济体有“默契”的不加入,而最终亚洲投资银行最多只是东南亚俱乐部的区域组织,而跌破眼镜。
让中国有限度的崛起,滞留在发展中国家之列,是美国战略的需求。除了是世界强权的平衡需求,不能让另一个强国崛起,挑战美国的领导。压缩外交空间,让中国因为发展中必然经历的经济转型的阵痛,如中等收入的陷阱等,而让中国政体出现危机及动摇,因为无法借由国际经济以及外交的手法输出“危机”而自我引爆。这也是国际政治中基本的博弈。内政与外交,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之间复杂关系的其中一个考量,可以从该国是否可以把国内的高污染行业输出,或该国是否可以控制原料生产国,而积极参与原料生产国的经济或政治。
这些现象,学界有个说法,叫做资本主义的扩张,即市场的扩张以及原料的索取。
因此今天的中国经济体,是否也开始走向了资本扩张,但却是一个非资本主义的模式来操作。对于深谙西方资本主义,自由贸易以及民主政治的大家,谈论“中国模式”,以及评价依旧是个现在进行式。相较于过往轻率的“中国崩溃论”,中国通、知华派们,现在都比较谨慎,以免砸了自己的学术招牌。
沈大伟(David Shambaugh)在3月6日在华尔街日报发表了《中国即将崩溃》(The Coming Chinese Crackup),在中国两会召开后,预言中共治理的终结已经开始,中国开始迈向崩溃。这篇文章一刊出,即刻引起广泛争议。
沈大伟是一位受到中国境内认可以及广泛引用的中国通,被誉为客观、学问功底扎实的温和知华派。他的中共研究专著《中国共产党:萎缩及适应》奠定他展握中共体制改革发展的解释范式。在书中他还特别谈论到充斥在西方知华派中的“悲观主义者”,举章家敦为例子。他曾因为出版《中国即将崩溃》(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2001)的预言,却因为未见印证,引为学术界的笑柄。
所以,沈大伟预言一出,所受到的非议以及国内外的评论,几乎是要押上了个人的学术声誉。尤其经历3月31日亚投行之外交胜利后,国际间一片大国崛起,沈大伟突发“转向”的预言,显得突兀。
在4月2日沈大伟在华盛顿举办的题为《十字路口的中国》一场演讲中,辩解他的文章的观点。他指出他所预测的不是崩溃,这是《华尔街日报》编辑自己下标题的。他预测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衰落(decline,not bengkui),一个政党长期的衰落。他希望评论者不要把他和章家敦相提并论,并指出他的分析比章家敦细腻的多,经得起时间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