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简述,天下大势者,以今日的术语来说,那就是全球国力排名与结盟榜。
明朝罗贯中所写的《三国演义》,是描述距离他千多年前的魏、蜀、吴三国的故事。该三国在那100年里,有分离有整合,他遂如此批定:“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那仅是章回小说,而不是历史。在三国之前的250多年的战国时代(公元前475-221年),据史载,秦国独控其他六国,其彼此间就以合纵、连横的方式,相互角力,促使天下大势时分时合。那时的“天下”,应仅指今日中国东北一带,而不是全球。当时弱国联合起来是为合纵,连横乃指较强国家的结盟。
两千多年后的两次世界大战时(1914年至1918年,1941年至1945年)的天下,真正涵盖了全球。相隔23年的两次敌友组合都不太相同,主要参战国还是英、法、俄(苏)、德、意、美、日等。
70年后的今天,旧日大势分后又复合已数次。新近的国际组合,有点类似战国时代的局面:秦国独霸天下。其余的是六弱国,之中较强的是齐国;它时而与秦国连横,时而又与其他五国合纵。今朝大势依序排列则为美、中、苏,被卷入战国时代合纵、连横的还有德、法、英等。
各类战国结盟,虽必有其历史因果和意义,但把这上下2000年的分分合合串连起来,则另有一番滋味。
不论古今,位序低的都得听从、都得臣服于霸王。古时藩属都得进贡,以维持从属关系,从而增强御外能力。今朝执牛耳的已不在意藩属朝贡的丰薄,所要的是唯唯诺诺的盟友。而掌控各合纵国的两大杀手镧是殖货和民选的政府。
殖货的魔力
强国和弱国结盟的重要考量是殖货,如石油、稀土、核原料。石油是可居的奇货,它不只是具有高值的货品,也是国防资源。殖货具有两面性,盟主输出主要国防器材给弱盟是其一面。另一面是从弱友帮处输入战略性原料,库存之以便转输给另些盟友。甚至日后油田被掏空后,盟主却可反向输出屯货给原产盟友。
此外,产油国为保卫生产不受到外来武力的破坏,采购精良的防卫武器是必然之举。对非战略资源的出产国而言,精良的国防武器也不可或却。
不过,由盟主输出给盟友的国防武器,是附有条件的。盟主的售卖不取决于价格,听话才行。
民选政府的迷思
是在1919年的中国,清帝已被推翻,共和建立。但斯时国内的知识分子,若陈独秀、胡适、蔡元培等,发起五四新文化运动,大力推荐赛先生和德先生。赛、德先生乃分别指科学(science)和民主(democracy)。这儿仅谈民主,民选政府乃其最彰显的一节,也是盟主另一把杀手镧。从当时的时势来观察,民主是要废除帝制、专制。这些都是当时的老百姓的共同认知。之前,选举也仅限于古书里的“选贤与能”:贤者和能者全由朝廷挑选,由上选下。全民选举的真正意义尚未为一般人所认识。
民主的真谛本是由人民自己来管理国家。若真的每个人都提出自己的要求,发出自己的声音,那当然是一团糟。但能找个代表或代议士,那就省时省事多了。
但代表性却有很多种。依据统计学的抽样理论,能抽出具有代表性样本的方法,便有简易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类聚随机抽样等。在多元族群的社会里,要维护少数民族的声音,就得采用类聚抽样法;若使用随机抽样,那些弱势群体就很可能不被抽中。
同理相伸,能够代表人民意愿的,不一定仅有普选一途。普选既劳民伤财,又制造大量“政治献金”的贪污机会。国家富强也有普选以外的制度可获致。但若要让盟主可以绝对监控友邦选出听话的候选人,普选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因为盟主可以左右盟友政府的选票,以选出它能接受的候选人。要和盟主结盟,其政府得经由全民普选选出。
一般上都可察觉到,盟友邦内参加重要选举的候选人,都得在选前到特定外国去“访问”。有说是去找金主,亦有说是作效忠报告。不出去的,也得给大使馆、领事馆报告。过后就如喝水,冷暖已自知了。
当今的武林祭酒在二次大战后的行为,如进出朝鲜、越南、阿富汗、伊朗、伊拉克等,可说正是今日天下大势的写照。料事如神者罗贯中也,他身后八百年的天下大势,不幸给他言中了。
老子《道德经》所提及的寡民小国,就大异其趣了。那小国(部落)与邻国的鸡犬虽然相闻,两地居民却老死不相往来。这个境界提供了一个“国”际间不结盟、零冲突的理念。它简直就是一个无为而治、无法却有天的桃花源。在这两种境界之中,英儒罗素的“世界政府”理念比较接近现实:同一语言、统一教育、划一经济制度、尊重异己信仰,以达至世界大同。有为有治、有法有天,近乎于“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儒家哲学。岂料约30年后,世界却大不同。美国学者亨丁顿(Samuel Huntington)粉碎了罗素的构想。他警告曰,世界三大文明是不会彼此妥协的。
罗贯中所言,换成白话文就是:“在国际关系的把戏里,无永久的敌人,也无永久的朋友”。有的是: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