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大选成绩陆续出炉时,首相纳吉便在国阵取得112席时发表演说,其中提出了华人海啸与国民和解的提法。《马来西亚前锋报》也质问华人还要什么?给人一种族群两极化的感觉。只是,也有人认为,这是个城镇海啸,而非华人海啸。
依我看,这应是个华人为主,友族为辅的海啸或海潮。由于华人相对集中于城镇,说它是城镇海啸(Urban Tsunami),自也有理。从数字上看,华人仅占选民中的约30%,可民联的得票却高达50.9%,其中,人民公正党与伊党的总票数,加起来比巫统的票数更多。也就是,公正党为2,254,328张,伊党为1,633,389张,个别占总投票的20.39%与14.78%。加起来,比巫统的3,203,216,即28.98%还高!而且是高出约6%!
实则,行动党仅得1,736,267张票,也就是占了15.7%。可见,单靠行动党,或华人票,是无法取得50.9%的高得票率的。有趣的是,民联3党的得票率竟与“308政治海啸”相当,也就是个别为公正党约19%、伊党14.4%与行动党14.1%。它显示了,这是“308政治海啸”的延续版。与308相较巫统的得票则下了一个百分点,即从约30%掉至28.9%。可以说,总的来说,巫统∕国阵的得票,均比308低,更巧的是,在“308政治海啸”,国阵领先民联约31万张票,而在这次大选,民联则反过来,领先国阵39万张票。若大马实行比例代表制(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简称PR制),那么就如民联(Pakatan Rakyat)竞选口号Pakatan Harapan Rakyat一样,民联PR已成了人民的希望!
为何国阵的得票率会比“308政治海啸”低了约5%,主因在于华人投给民联的票显著上升,估计从308的约65%,剧升到80%以上,而马来人的投票倾向则颇不一致,也就是因地而异,惟在城镇,则显然颇倾向民联,不然何以民联能在雪州、槟城与吉兰丹,取得2/3的州议席?至于民联何以会失去吉打州,恐怕与伊党过于激进,及治理政绩欠佳有关。也就是,反腐固然重要,若治州无方也会引发人民的反感。
那城镇的华人与友族,包括印度裔(国大党的表现也欠佳,攻打9国18州,却只赢得4国5州,且多席是低空飞过),究竟要什么?整体上言,跨族群的诉求包括反腐倡廉;搞治安;抑制权力;寻租,如垄断与林立的收费站,AP等(入口准证);创造体面的就业机会;抑制高涨的屋价;搞好公共交通;减少公害;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废除恶法;司法独立,解放媒体;更自由与公平的选举。约言之,就是合理的福利化、法治化、民主化、环保化等。
至于华裔与印裔,则有其进一步的族群别需求,如公平对待华小、泰小;实行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合理化公务员的族群比率,让华印裔在政府享有更公平合理的代表性与发言权,而不是当支配政党的仆人等。
约言之,掌权者的施行理念、执政方式,必须符合当代人的自然公正感与人权准则,也得更具包容性(inclusiveness),而不宜靠垄断权力与资源来劫贫济富,只照顾少数特权阶层的私利私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