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垃圾大百科网站,你能看到一个个物品的图案,只要点击进入,就能看到物品的组成材质及处理方式。惟网站目前处于试营运阶段,仅有50种垃圾物品,明年4月会正式将所有垃圾物品资讯上载,并且制作一些回收小游戏放到“零垃圾生活”栏目(Zero Waste Life),增添用户互动。

“你知道这个可以怎样丢吗?”“这东西可以回收吗?”这样的对话对许多人来说都不陌生。本地环保意识抬头,不少人会将家里的垃圾回收处理,但很多时候大家都会陷入该丢这里还是丢那里、可以回收或不能回收的窘境,最终只能丢入普通垃圾桶。如今,你可以直接上到垃圾大百科(Trashpedia)搜寻相关资料,为各种家庭垃圾找到最合适的“归宿”。

“再循环,想好好才丢。”早年为了宣扬环保意识,政府除了建立回收站和置放回收垃圾桶以外,也创造了朗朗上口的广告歌“棕色放玻璃 蓝色放纸张 橙色放塑胶、铝和钢管”,为许多家庭对回收和再循环使用奠定了基础概念。然而,除了这几种物品,人们对其他物品的处理方式概念模糊,在垃圾回收方面形成一定的挑战。

零垃圾协会打造垃圾大百科的目的是让民众从回收行为中发现自己可以做得更好,从而减少垃圾产量。她亦希望能借此平台作为推进本地回收知识的第一步,制造更多回收市场需求,提升本地回收知识。
零垃圾协会打造垃圾大百科的目的是让民众从回收行为中发现自己可以做得更好,从而减少垃圾产量。她亦希望能借此平台作为推进本地回收知识的第一步,制造更多回收市场需求,提升本地回收知识。

“大家或许会觉得奇怪,一个零垃圾协会竟然会打造垃圾百科网站。”马来西亚零垃圾协会(Zero Waste Malaysia)于11月底推出本地第一个垃圾大百科网站,联合创办人许淑怡指,那是为了解决会员及民众对垃圾分类的疑惑与迷思。她笑言,一般人听到“零垃圾”就会觉得很极端,必须做到完全不生产垃圾,其实不然,零垃圾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可以是随意又弹性的,只是所有实践者会尽力把垃圾产量降低。她分享,零垃圾协会的社交媒体群组开放予会员们发问,而各种垃圾的处理方式是最常见的问题,因而让协会产生了打造垃圾百科的念头。

打开网站,你会看到各式各样日常生活用品的图案,包括塑料袋、外带咖啡杯、零食袋、灯泡、光碟等,只要点击相关物品的图案,就能看到“物品介绍”、“物品组成部分介绍”、“该怎么做”、“好好执行”,以及“做得更好”5大别类。从物品组成部分介绍中,能更了解物品本身的制作材质;该怎么做栏目则会告诉你哪些部分可以回收,而哪些不能回收;好好执行的部分提供了回收前的处理方式,而最后一个做得更好的栏目则告诉民众一些减少使用该物品的方式。“虽然垃圾大百科的本质是让民众了解垃圾的组合、类别及可回收的部分,但我们想要让大家知道许多物品目前在本地仍无法回收,要从源头减少。”

点击物品后,就能看到5大栏目:物品介绍、物品组成部分的材质介绍、该怎么做、好好执行,以及做得更好。每一个步骤上的文字指示与图案简洁明了,务求让民众一眼就能看懂。如今网站仅有英文版本,预计在明年底推出另外3种语言。
点击物品后,就能看到5大栏目:物品介绍、物品组成部分的材质介绍、该怎么做、好好执行,以及做得更好。每一个步骤上的文字指示与图案简洁明了,务求让民众一眼就能看懂。如今网站仅有英文版本,预计在明年底推出另外3种语言。

精选101种难分类垃圾

垃圾大百科里共有101种垃圾,目前仅释出50种作为试营运的内容,明年4月会正式推出完整版本。许淑怡解释,在选出这101种垃圾之前,协会曾在社交媒体上进行调查工作,分别以四大主题为调查问题内容,包括民众对回收知识了解程度、多少人了解堆肥、人们对垃圾回收有多少疑问以及对垃圾最大的疑问是什么。在6968位参与者中,55.37%的参与者对12种垃圾的可回收性回答得不准确,96.35%的参与者至少答错3道问题。“虽然调查显示49.38%的参与者会在家进行垃圾分类,但其中有40.48%的人表示对垃圾回收不理解的原因是缺乏分类资讯,尤其在垃圾可回收性方面,他们最感到困惑的是由混合材料组成的垃圾和素料。”资讯缺乏很可能导致人们因不懂得处理而将所有的垃圾当作普通垃圾扔掉,因此更坚定了零垃圾协会想要打造垃圾大百科的决心。

“说真的,在做这个网站之前,我自己对垃圾回收的知识也不多,很多物品都是在这个过程中才慢慢了解什么可以回收,而什么不能回收。”许淑怡笑说自己本来就在实施零垃圾,因此会尽量少制造垃圾,鲜少会有需要回收的物品。为了得到更准确的回收资讯,协会决定与马来西亚虚拟回收中心(Malaysia Virtual Recycling Center,简称MVRC)及慈济合作,从中了解更多回收商及回收站方面的资讯,将最正确的回收资讯带给民众。

慈济回收站布满全国各地,每每收到回收物品后,志工们就会进行分类,累积下不少回收物品的处理知识。许淑怡笑说,选择与慈济合作是因为慈济的回收站颇多,且落地执行力强,因此希望能整合慈济的回收知识变成文字,再借助平台的力量分享给更多人。
慈济回收站布满全国各地,每每收到回收物品后,志工们就会进行分类,累积下不少回收物品的处理知识。许淑怡笑说,选择与慈济合作是因为慈济的回收站颇多,且落地执行力强,因此希望能整合慈济的回收知识变成文字,再借助平台的力量分享给更多人。

黑色物品无法回收 建议少用

网站上的101种垃圾其实是零垃圾协会与慈济多次开会讨论后才选出的结果,许淑怡指出,慈济回收站在本地经营多年,经常会收到民众送来的回收物品,因此能从他们身上了解哪些是常见的回收物品,而哪些是民众经常有误解的回收品。“很多人误以为外带的纸盒、纸杯是能被回收的,其实真正能回收的只有纸盒的塑料盖子或咖啡杯外面的那一层纸。”许淑怡指出这一点时,记者有点惊讶,她笑说自己知晓这件事时也倍感惊讶。在香港、台湾等地,只要去掉裹著纸杯、纸盒的防水膜,就能进行回收,然而碍于本地目前仍未引进这项技术,只能回收盖子和外层的纸皮。“其实,就连盖子也很少有回收商愿意回收,因为它的设计轻薄,放久之后容易变成碎片,不易处理。”她指出,早年到德国参访时,当地的回收商已告知黑色物品无法回收,回到本地亦然,因此纸杯上的盖子若是黑色的话,同样无法回收。她建议大家尽量少采用黑色的物件,如杯盖、塑料袋等,否则将会制造更多垃圾。 

另外一种许多人都会做错的回收举动就是直接将饮用完的塑料瓶放入回收桶。实际上瓶子标签纸是混合物制成,无法回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标签纸丢入普通垃圾桶,盖好瓶盖后才放入回收桶。虽然盖子与瓶身是不同塑料材质,按理来说应该分开放,但因瓶盖太小,容易在回收时丢失,所以还是盖上盖子待回收商自行处理较好。“其实瓶装回收物品最好的处理方式是喝完后再用水清洗一遍,风干了再回收。”许淑怡表示,虽然回收商也会自行清洗所有的回收物品,但回收物品需要放置一段时间后才会统一处理,因此若是能先清洗后在丢弃,不仅较为卫生,也能减少回收商的工作量。
至于电池、灯泡类废弃物,则只能丢到特殊的处理桶中,等待专人销毁。许淑怡分享道:“灯泡、电池这类物品会释放出有害物质,随意丢到普通垃圾桶后,只会被放置到垃圾堆填区,有害物质则会随著雨水留到土地里,造成污染。”

在6968位参与者中,55.37%的参与者对12种垃圾的可回收性回答得不准确,96.35%的参与者至少答错3道问题。
在6968位参与者中,55.37%的参与者对12种垃圾的可回收性回答得不准确,96.35%的参与者至少答错3道问题。

调查显示 ,多达78.79%的参与者对于如何分类垃圾感到困惑,73.09%的参与者不清楚回收处理方式。
调查显示 ,多达78.79%的参与者对于如何分类垃圾感到困惑,73.09%的参与者不清楚回收处理方式。

简化处理方式  提升民众基本认知

许淑怡与团队们用了一年的时间筹备,才得以在上个月底推出试营运版本,她表示剩馀的51种垃圾种类已确定,只需要与两大回收伙伴了解清楚垃圾本身的组合、处理方式等,就能完成。“我们初步拟定好垃圾种类后,还需要跟慈济他们开会,才能把这101种垃圾给定下来。”要挑选101种垃圾固然不易,但要如何定义“回收”一词、如何在两大伙伴的意见中取得中立,对许淑怡来说才是最大的挑战。

“回收的定义很广泛,有些物品不能回收,但可以再使用、有些则可以回收制成新物品,我们到底要如何去定义垃圾百科上的回收物品呢?”许淑怡表示在这方面挣扎了很久,但最终将事情简单化,只要无法回收制成新物品的,就会在垃圾百科网页中告知民众需要将其物品放到特殊的处理桶中。她以衣物为例,因衣物的制作混合了不同的材料,因此无法回收,只能变成二手衣物出售、送到第三国家捐赠给有需要的人,而无法再用的破旧衣物最终只能变成制作能源的燃料。

对于回收资讯方面,慈济作为回收站,有自己的处理方式与合作伙伴,而MVRC作为回收商亦有自己回收的方案,因此需要在两者给予的资讯中取得平衡。“就好像慈济会告诉我们塑料瓶子最好进行清洗后才交给回收站,但MVRC并不介意,他们也收没有经过清洗的塑料瓶子”许淑怡笑说,在权衡二者后认为并非所有回收商都不介意收不经清洗的瓶子,因此将清洗纳入“好好执行”那一栏,让更多民众学会正确的处理方式。而有些物品如沐浴露瓶罐等其实可以在处理时分得更仔细一些,方便回收商处理。但团队经过考量后,决定将一切简化,先初步培养大家对回收垃圾的基本认知。“现在最重要的是让大家知道怎么去分类处理、怎么去做,大家才会愿意去执行。如果分得太细,很多人会觉得回收很麻烦、太繁琐,反而不想做。” 

“我们做垃圾大百科最大的希望就是推进本地的回收知识与风气。”回收物品分类方式对本地人来说是一个新课题,但在日本、台湾、欧美国家等地来说,只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当地或许有政府大力推动回收方面的教育,但本地的缺失许淑怡希望可以从垃圾大百科开始填补。“我们在本地不曾看到这样的平台,希望能帮助传达正确的处理观念。”平台虽然在教导民众处理垃圾,但零垃圾协会最终的目标是让大家从执行回收中看到回收的局限,从而有意识地减少制造垃圾,慢慢进入“零垃圾”生活。“这也是我们提供其他可行的替代方案,打造‘做得更好’这一栏的目的。”

垃圾大百科:https://trashpedia.zerowastemalaysia.org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女子长期美甲指甲长“三叉戟” 医生一看:赶紧切除!

阅读全文
档案照

传Dyson精简大马业务 两只代工股股价受惊!

阅读全文

泛婆大道休旅车与皮卡相撞 8人丧命2人受伤

阅读全文

河水上涨39师生受困溶洞 终获消拯员解救

阅读全文

司机不耐烦 双向车道超车

阅读全文

被批低俗炒作 条纹哥账号被封

阅读全文

免去店面设备成本负担 共享美容院成为业者新选择

特写

自疫情爆发以来,美容业界被迫三度停业,面对零收入,又要支付租金、杂费以及员工薪金的情况,让不少业者都撑不下去。Beaut...

阅读全文

商业模式做公益 社会企业实现长期的自给自足

特写

疫情期间,公益团体成了最直接的受灾对象,实体募款活动无法举办,同时因为经济紧缩,连带影响企业捐款的能力与意愿,小额捐款人...

阅读全文

艺术表演×匆匆过客 在捷运站谱写一首诗

特写

“在疫情底下,你需要表演艺术吗?”当艺术表演被划入非必要领域之际,一名表演者在捷运月台上,高举牌子向逐渐恢复的人潮抛出这...

阅读全文

【我也是大马子民】非仅福利差距 “外籍儿”宝妈分享处境

特写

去年12月18日,非政府组织“家庭前缘”(Family Frontiers)代表6名拥有外籍配偶的大马女性公民入禀诉讼,...

阅读全文

【我也是大马子民】家庭前缘争取平等的国籍传承权

特写

#sayaJUGAanakMalaysia(我也是大马子民),是非政府组织“家庭前缘”(Family Frontiers...

阅读全文

BE@RBRICK红什么? 潮玩达人解析积木熊热潮

特写

就算没在紧追潮流消息,相信你也听说过一只名为“BE@RBRICK”的积木熊。由日本Medicom Toy在2001年8月...

阅读全文

【戏院回来了】后疫情时代的观影选择

特写

疫情期间,娱乐产业被划入非必要领域,在电影院群聚看电影成了不被允许的事。但是,对现代人来说,娱乐又怎会不是生活中必要的元...

阅读全文

【听不见的世界】克服挑战和顾客沟通 高淑意独力完成Grab任务

特写

“不好意思,我是聋哑人士,等下只能用讯息来联络你,请你多注意讯息。”今年39岁的高淑意兼职Grab司机工作将近5年,服务...

阅读全文

【听不见的世界】职场上处处碰壁 兄弟档合力开餐馆重获成就感

特写

再动听的歌,对聋人而言都只是沉默无声,配合9月28日,国际聋人日,让我们用心关注听障人群。今年31岁的林建祥和林建富是双...

阅读全文

【做好生前规划】提前选择 安排自己想要的殡葬模式

特写

“我们一直在传达一个讯息——殡葬业服务不应该等到需要的那一刻才来做准备。”富贵集团首席营运长拿汀李姐䭲指出,以往多是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