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国历代王朝就把立储大事称之为“国本”,史上为争国本而闹得危害社稷,乱杀大臣的事情,多不胜数。中共建政后,这种统治者钦定接班人的习惯并没有改变,邓小平首创的“隔代指定”,更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接班人选拔制度,不民主和不透明的过程,加剧了党争。
十八大前,重庆前市委书记薄熙来结党营私,想推翻原定的游戏规则成为中共一把手,结果惨遭滑铁卢,不但被罢黜还立案调查。左派人马日前集结数百人,联名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为薄熙来“维权”。但左派的反扑,不但救不了薄熙来,还会让当局对他更下手不留情!
全国人大常委会26日公告薄熙来的人大代表职务被罢免后,当晚最高人民检察院就决定对他立案侦查。同一天,《纽约时报》对中国总理温家宝家族的巨额财产和关系网来个大起底,有消息指这是挺薄人马所为,虽无从考证,却一再凸显了党争之激烈。
清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首次被废,康熙下旨要推举新太子,引起众位阿哥对太子位置的觊觎。其中,八贝勒胤祀进一步拉拢广结朋党,结果绝大多数文武官员都一致推举胤祀为太子。
康熙宣布废太子后,又有点后悔,但满朝上下已经如火如荼上举荐信了。要是从“选票”结果来看,八阿哥无疑当选,但有违康熙要复立废太子胤礽的意旨(因为太子毕竟是他亲自立定和精心栽培的),让他十分气恼。
更重要的是,这位千古明君看出了大臣互相串连的可怕——一旦八阿哥的党羽遍布天下,就能把持朝政,甚至逼宫篡位。所以,他坚持复立废太子,并严厉打压八爷党。
在皇权国家里,专制帝王最害怕的就是朋党;但是,越是专制的国家,朋党政治就越是严重。
《论语》曰:君子群而不党。谈何容易?古代也好,现代也好,凡为官者,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州抚县令,为了能在官场上站稳脚跟、平步青云,免不了要巴结权贵、阿附恩主,还要扶植亲信、任用心腹、栽培门生,以便上有靠山、下有跟班,上呼下应,在险恶的政局中立于不败之地。
朋党政治之猖獗,根源并不在于朝中有党、党中有派;而在于权大法小、权力失范、立党为私,执政为己。
民主国家也有党有派,但民主国家的政党政治(也称多党制),和专制国家的朋党政治,则有天渊之别。前者是民主宪政之基石,后者却是专制政治之特产。
中国历史上的朋党政治,史不绝书。当今中共有太子党、团派、江系(上海帮),又有保守派和改革派,这些派系之间的明争暗斗、协商交易,胡乱折腾弄得藐视法纪荡然无存,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群体事件频传。
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成绩斐然,政治改革却停滞不前。中共十八大前,要求政治体制改革的呼声不绝于耳,但要“深化改革开放”、要“继往开来,锐意进取”,最后会改成什么样子,现在乐观还为时太早。十年前,人们对胡锦涛温家宝的“胡温新政”有所期待,结果换来失望;十年后,习近平李克强共治即将登场,他们会给我们不一样的答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