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8年的马来亚联合邦协议中,英文是用Malaya而马来民族主义者则排斥这个Malaya,坚持用Tanah Melayu,其结果是马来文本是用Persekutuan Tanah Melayu而不是Malaya。应该说,Malaya这用语也是英国人在19世纪创作的,之前欧洲人是把马来群岛称为东印度也把马来半岛称为马六甲即马六甲含义不限于Melaka而是包括整体半岛。
顺便一提,马来西亚这用语最早出现于1850年代,当时,其含义是指整个马来群岛,包括印尼。一直到1930年代,这个含义依然没有变,只是1920年代有一批印尼的留欧生把印尼称为Indonesia以示区别。因此,Malaysia这个专用名词的含义是在1963年大马来西亚(大马)倡议提出后,其含义才固定下来。
其实,在1957年马来亚独立时,马华公会便主张用Malaysia而不是Malaya,只是巫统选择用Malaya,直到1963年才同意使用Malaysia这用语。
Bangsa Melayu、Tanah Melayu这些用语与概念的出现与使用也决定了马来(西)亚是个族裔民族主义国家或干脆称之为族基国家。这个族主国家的确立也使马来(西)亚长期陷入建国理念之争论,也是族际失和的根源。
谈起来,现代国家基本上有两大类型,一是突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一种语文,甚至是一种宗教的族基民族主义国家(Ethnocentrism State);另一个则突出公民身份而不是族裔身份的公民型国家(Civil State)或国家民族主义(国族主义,State nationalism)型国家,如英国与美国强调公民身份与资格。
从1960年代李光耀提出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以来,这个争论便延烧至今(如林吉祥与马哈迪对立观点),也是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的主因。
早在1970年在新加坡出版的《马来人的困境》一书里,马哈迪便强调马来族是马来西亚的界定性种族,这个国家性质就是由马来族界定与决定的。其理据是马来族在马来西亚建立了政权与政体而原住民(如美国或澳洲的原住民)并没有建立政权,而是由白人建立政权与政体,故白人是美国与澳洲的界定性种族。1971年提出的国家文化政策也是基于这个理据,强调本土文化。
马印路线各异
马哈迪上台后还搞马来世界的国际会议;只是耐人寻思的是印尼不参与这种马来世界的国际会议;理由也很简单,印尼走的是国家民族主义的路线,而不是族裔民族主义路线。
在印尼,Bangsa Indonesia指的是超越个别族群(如爪哇族、巽他族)的国家民族。马哈迪在1990年代也曾有样学样提出大马国族Bangsa Malaysia的口号,只是并没有真正贯彻。在印尼Bangsa这用语通常保留给Bangsa Indonesia用,而称其他族群为Orang,如Orang Jawa、Orang Melayu等,这些次族群(部族)。
早在1940年代苏卡诺便很强调国族先于部落的概念,用马来语而非爪哇语(最大部族)做国语也出于同样考虑;只是在现实中,中央政权依然掌控在爪哇族手中。
印尼是个多元多语国,若走族裔民族主义路线如缅甸或大马,国家便可能陷入混乱。实则,1950-60年代印尼也有颇强的分离运动,如苏门答腊的分离主义。
就大马言,早在1956年制定独立宪法时,便有450个华团发起全国华团争取公民权运动,要求平等无差别的公民权与把华语及泰米尔语同列为官方用语。只是尽管争取到公民地位,也是不完整的公民地位;因为公民地位不是国族地位。
易言之,华印族的公民地位并不是与马来族平起平坐的族裔成员地位。马来族裔是土族也是这块土地的主人。终极而言,只有从族主国家转型为公民国家才能根本处理好这个矛盾。这就是大马最大的挑战,也是个需要耐心与不懈努力才可能实现的终极目标。
终其一生力争华教获得平等待遇与列华语为官方用语的沈慕羽先生曾有一句名言“华教尚未平等,同志尚须努力”就建立公民国家而言,这段话也是适用的。这个国家必须摆脱无谓的内耗才能实现共存共荣卓越国家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