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有些人因在社媒上看到华裔印度教信徒参与大宝森节的还愿仪式而大感稀奇,乃至感叹这方体现了不折不扣的“大马一家”精神,值得表扬。说实话:这现象早已存在蛮久了,现在才来感到稀奇,反而让人觉得有关网民未免太不了解华人社会和文化了。
其实更早前有学者研究城市的土生华人时,也注意到其人虽非基督教徒,传统上的宗教行为理应是拜神祭祖,但遇到如耶诞节这类重要庆典时,不少人也会出席教堂的礼拜仪式。换言之,从某个角度来论,华人其实不太有森严的宗教身份乃至信仰边界,不论改变信仰、多重信仰或游转信仰,都不太成问题。如前面提到的所谓华裔印度教徒,也可能同时还信奉著华人传统诸神,并且也敬拜祖先。
华人社会的如此现象,从本质上来说,可解释为中华传统的主流宗教文化原本即是偏向包容、开放、动态、综摄、融合性的。意即群体甚至个体有蛮大的自主性和自由度可以选择、建构自己的信仰“配套”、“光谱”乃至“履历”。尤其对于比较具一定文化水平的传统华人来说,因信仰某一宗教就被其“套牢”在某某教徒的固定身份和社会框框里,恐怕比较难以接受。
如此比较少具有“教徒认同意识”和“宗教社会行为边界”的传统华人,从现代主流西方文明的角度来看,显然是比较“没有宗教信仰”。然事实上,很多传统华人包括知识分子,其实都不是没有可验证的宗教(或准宗教)心理及行为,包括最普遍的祖先崇拜,还有许许多多的民间信仰,以及文化人中颇流行的儒佛道思想及信念。惟往往,追问其人是“什么教徒”,诚是问不出个所以然的——打个比方,就有点类似追问欧美人属“什么籍贯”那样。
欧美人有没有“祖籍”呢?肯定有,惟他们一般上不太重视而已,并未把其当做关键性的身份认同标志和边界,所以他们或不是不晓得祖辈是谁,源自哪里,甚至偶尔还会有些活动涉及纪念祖先,但籍贯的观念乃至概念不算发达。
毕竟,可能自基督教化之后,被否定的祖先和地方英雄人物崇拜(除非融入教会的神圣叙事之中)在欧美人之中已销声匿迹太久,不复如古希腊罗马时期那样盛行,所以很难发展出相应的籍贯意识。
现代化非只有一种模式
不管怎样,现在毕竟是西方文明占居话语和制度主流的时代,所以华人的传统宗教文化比较经常处于被不解、质疑、检讨,甚至歧视的尴尬境地。随著现代化的脚步,不少华人也开始接受西式宗教文化,比较倾向严格、固定的宗教身份认同和社会行为边界,转为“有宗教信仰”了。乃至一些传统的华人宗教或准宗教,为了适应,也开始尝试转型,要现代化为西式的宗教存在(包括康有为、林文庆等的“孔教”)。
然而,现代化毕竟也非只有一种模式、一套途径、一个方向,随著社会不断演变,乃至踏入某些人所谓的“后现代”,社会文化语境也随著政经文教基本格局的改变而改变。质言之,除了西方文明已不一定在主导全局,甚至连其内部也发生变化了,即更强的个体主义和世俗主义也逐渐蔓延到宗教信仰上,导致部分西方人的宗教观和行为也开始有点“传统中国化”了。
总之,传统文化并非都是等著要被淘汰的旧东西,因为“世事无常”,没有永远、必然的趋势或格局。当然这也并不意味著这世上没有“真理”、“正义”等可供追求的东西,比如自由和人权。然而,一味认定传统文化中必然更少自由和人权,却是种迷思。至少,在宗教方面,我倒觉得传统中国文化是还挺讲求自由和人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