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华安然度过第一个执政百日。若60分为及格分数,我会给62分,比及格稍微好一点。
勉强及格的原因是,还未看到安华强推改革政策,更多的是延续希盟的政策,以及对现有政策做出修补。
坦白说,安华的施政转身空间不大,也不多。他并非全面执政,而是领导临时组军的团结政府,必须做出许多妥协和让步。若希盟全面执政,情况则不同,但也要顾及巫裔的感受,更何况目前的团结政府是大帐篷内阁。
安华执政首一百天的最大成就,并非推出啥新政策,或增设国会首相问答环节,或冻结其他直接谈判的合约。
相反的,最重要和关键的工作是,维持团结政府的“稳定”。他稳住团结政府,稳住各有盘算,或者各有所需的政党。
这是一个不容易处理的平衡术。但,安华拿捏得不错,游走在巫统和行动党之间,缓和双方长期敌对立场;也让东马砂盟(GPS)和沙盟(GRS),融入团结政府大家庭。
对比2018年希盟掌权期间,马哈迪2.0的政府,当时老马似乎“默许”部分土团党和公正党领袖对行动党部长的“批评”。当年曾发生土团党的飞行车部长礼端不客气批评行动党的科艺革新部长杨美盈,也“姑息”经济部长阿兹敏搞小动作。
希盟部长的不协调,让纳吉逮到机会炮轰希盟缺乏执政能力,嘲讽希盟部长群没有WhatsApp群组?为何无法有效沟通,而发表互相矛盾和冲突的言论?尤其是夹在中间的行动党,面对土团党和公正党的声音,他们明显缺乏协调。
安华掌权的首百日,情况好很多。巫统和火箭部长,没有互怼,也没有发表矛盾言论,免除安华的尴尬。
在“稳定政府”方面,安华取得不错成绩。有了稳定,才能推展其他工作,否则任何改革措施,都会面对巨大困扰和噪音。
希盟马来人支持率
虽然5家媒体的O2民调显示,安华的民众满意度为40%、贪腐案件缠身的阿末扎希仅15%、交通部长陆兆福最高,但也没超过50%,这些成绩难以让民众振奋。安华和政府必须接受这个残酷事实。
民调显示,在国家状况和经济前景的各大问题上,西马巫裔的负面意见最多,华裔和印裔则给予安华和政府更高评价。这显示,三大族群对安华和政府的评价有落差,华印裔和巫裔对安华团结政府,以及在野国盟的观感,存在巨大分别。
这也非新鲜事,只是重复了2018年大选后,希盟面对缺乏马来人支持率的尴尬局面,少了领导马来人的正当性。
这也让当年两大马来反对党,巫统和伊党组建全民共识(MN),联手围剿希盟,导致执政仅22个月的希盟倒台,也爆发内忧外患问题。
希盟分裂,最终2020年2月发生“喜来登政变”,掌权不足两年就倒台。
希盟总结经验,面对强劲的国盟,对方高举马来民族主义和伊斯兰大旗,也让团结政府有所顾忌。
尽管安华本身的温和中庸,改革派穆斯林形象,在国际社会颇有知名度,尝试化解来势汹汹的国盟。
可是,不少国内马来人和穆斯林,对安华倡导的“昌明大马”治国理念有所保留,认为可能是另一项政府的形象公关工程。
对安华而言,“昌明”是他过去首百日执政的亮点。各项政策皆围绕“昌明”,可是,民众对“昌明”无感。
民调显示,80%受访者希望首相关注生活成本议题,接著是教育(56%)、就业机会(53%)、健康(52%),以及政治稳定(49%)。
体制内暗势力
安华理解,处理民生经济课题最关键,也较容易满足全民需求,属于低垂果实。
进入制度改革的深水区,拨乱反正的整顿工作,则必须策略性进行,先绕过既得利益集团,免遭反噬,死在沙滩上。
虽然这是相对保守谨慎做法,欲速则不达,利益集团关系网,难以瞬间捣破。
面对得来不易的政权和吸取教训,希盟领袖们非常珍惜此次机会,改革固然重要,一旦超之过急,容易落人口实。
有了稳定,才能更顺畅的进行各种改变,尤其进入改革深水区,碰触“暗势力”(deep state)的既得利益集团,若没提前部署,分分钟人仰马翻。
这群“暗势力”是非民选单位,他们结合政府官僚、公务员、财阀公司、寡头集团,甚至保守宗教团体,他们形成一个庞大组织,彼此保护自身利益,足以影响国家政策。
民众对“暗势力”的理解不深,也无法掌握实况,但希盟掌权期间,已经提出“暗势力”干预政治的情况。
安华理解“暗势力”的存在与操作。这也是为何,百日执政,安华没交出亮眼政绩,未见大刀阔斧改革,此时“一动不如一静”。
国盟继续紧咬安华不放,不断贩卖焦虑,猛打“马来人被边缘化”,“非马来人主导政治”等种族牌,制造巫裔不安,再把自己塑造为救世主,拯救和捍卫族群权益。
“先求稳,再求改”,安华平稳度过首个执政百日。第二和第三个百日,才是真正的挑战,安华必须进入改革深水区,迎来更严峻的考验,尤其6州选举。
安华执政百日,平淡的开始,没立大功,也无大过,当然也还未进入戏肉。州选才是真正的期末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