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讯快速传输的年代,坏事传千里是弹指之间的事。上周五,成立了40年之久和负责向初创企业放贷的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毫无预警地宣布倒闭,主要原因是出现了挤兑事件。挤兑事件的发生是因为该银行的资金缺乏流动性,无法应付存款人提款的要求。

这起事件引发了市场的恐慌,投资者人人自危,周一交易时段纷纷转把资金押注在向来被视为避险天堂的黄金上。投资者担心2008年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投行倒闭事件会重演,股市会出现断崖式的崩盘。

有了前车之鉴的投资者难免会把硅谷银行比作雷曼兄弟,认为这是似曾相识的事件,显得格外恐慌也实属合乎情理,毕竟前者是引爆2008年金融风暴的导火线。然而,两者其实有不同之处,所带来的影响也当然不同。

雷曼兄弟是一家专注于证券交易和承销的投资银行;而硅谷银行则是一家主要服务于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的商业银行。再者,两者在美国银行业的规模相差甚远,不能相提并论。雷曼兄弟在破产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而硅谷银行只是美国排名第16的银行。雷曼兄弟面对的财政困境源自于承受过度风险和杠杆率过高;硅谷银行则是在低利率环境时选择投资在相对稳定的债券,却被又快又大幅度的升息扼杀。

投资者关注美国政府是否会出手解救,这是一个关键。曾任美联储主席的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快速出面驳斥了政府将出手为硅谷银行纾困的说法。另一边厢,负责保障存款人的监管单位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抢在黄金48小时内限制局势扩散,造成金融市场更大的恐慌。

把矛头指向美国监管单位的人士把硅谷银行危机认为只是另一次的金融业监管疏忽事件。其实,美国政府在2008年由次贷风暴带来的金融危机后的法案,其中最著名的是《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该法案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大到不能到”(too big to fail)问题,以及保护纳税人和消费者利益。

事实上,美国政府不出手为硅谷银行纾困更多是对于政治利益的考量,不想让选民误解政府将使用纳税人的钱去解救倒闭的私人企业,引发更多的道德风险。然而,这不代表政府不可以通过折衷方式进行干预,采用让第三方如2008年允许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收购美林(Merrill Lynch),解决后者所面临的危机。

改变升息的轨迹

另一方面,距离美联储3月23日利率决议越来越近,投资者也持续关注美联储对此次事件的态度,比如美联储会否延缓升息或减少升息的幅度。全球各大央行都有前瞻指引(forward guidance)。那是央行对未来货币政策方向和操作的公开承诺和预期指引,也是在制定货币政策时的重要工具之一,旨在帮助市场参与者更好地理解央行的政策意图,以便更好地预测未来的经济状况和市场走向。

因此,美联储不能随意违背前瞻指引。硅谷银行危机的发生的时机犹如久违的“甘露”,为苦无理由暂缓升息的美联储提供一个“特别情况”,让美联储在改变升息的轨迹时,可以给市场投资者一个交待,自己也好下台,不必背上“违反前瞻指引”的罪名。

去年7月,我在《升息会使股市崩盘?》一文中分析升息不会直接使股市崩盘,反而会为投资者提供千载难逢的机会。作为反映投资者情绪的恐惧与贪婪指数(CNN Business Fear & Greed Index)显示投资者处于极度恐慌状态。该指数的值处于0到100之间,越接近0表示越恐慌;越接近100则表示投资者处于贪婪。目前,该指数已经滑落至25以下,创去年10月份的新低。

不难发现,每每出现极度恐慌后,股市都会迎来反弹,至于持久性多强则视当时的宏观经济环境而定。回顾过去,美国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在去年杪大幅反弹。这是由于美国投资者在一次又一次的股市大跌中学会采取“逢低买入”策略。另外,去年底的科技股反弹也归功于卖空者在关闭仓位的过程中纷纷扯购股票,引发股价快速上涨。

大部分人常常以为每一次股市危机是一样的,因此把硅谷银行与雷曼兄弟相提并论,其实这是错误的。投资者必须记住唯一一样的是,每一次的因危机引发的恐慌都带来契机。投资者无须自己吓自己,在还没厘清危机的来龙去脉前参与恐慌,遭受不必要的亏损。反之,了解自身可承担的风险和良好的投资计划才是王道。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信用卡没刷也不要剪! 专家告诉你“背后因素”

阅读全文
档案照

传Dyson精简大马业务 两只代工股股价受惊!

阅读全文

驾车来回5次辗压倒地者致死 女司机自首

阅读全文

泛婆大道休旅车与皮卡相撞 8人丧命2人受伤

阅读全文

国际刑警法院对内塔尼亚胡发逮捕令 【东方头条】2024-11-22

阅读全文

忘记带钥匙 看她表演缩骨功

阅读全文

陈锦松: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李光耀故居争议难断

名家

李光耀走了,那是2015年3月23日的事。新加坡的辉煌与伟大政绩,是李光耀留给该国的遗产,璀璨、靓丽与炫目,新加坡人正受...

阅读全文

郑荣信:百日新政民调与安华政权

名家

《东方日报》与国营电台Ai FM针对团结政府的百日新政做出了《安华团结政府·百日新政民调》。民调结果显示有约六成的民众对...

阅读全文

蓝志锋:首相系列电影,记录不是造神

名家

当我读到一部以首相安华为主题的电影《安华:不为人知的故事》 (ANWAR: The Untold Story) 的新闻时...

阅读全文

孙和声:中国崛起亚洲衰落?

名家

中国崛起对世界产生的多方面影响是21世纪政经学界的热门课题。对这个崛起也引发了许多正负两面的看法,如同有人写了本《西方输...

阅读全文

谢诗坚:李三春的两大绝招

名家

马华第四任总会长李三春(1935-2023)逝世,终年88岁,可谓福寿全归。虽然马华历任总会长都是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唯有...

阅读全文

余福祺:内容跟不上技术翻新的互联网时代

名家

每个时代都有精致、吸睛的电子时髦玩意儿。在1990年代末和2000年代初期,让人们疯狂传阅的是用Flash软件制作的动画...

阅读全文

杨启贤:2023年了,我国女性政治参与有待提高

名家

今天是2023年3月8日,是308政治海啸第15周年,同时也是团结政府上台以来庆祝的第一个国际妇女节。因此,这也是回顾我...

阅读全文

蓝志锋:下个百日才是关键

名家

安华安然度过第一个执政百日。若60分为及格分数,我会给62分,比及格稍微好一点。勉强及格的原因是,还未看到安华强推改革政...

阅读全文

陈海德:哈迪阿旺真在信口胡说吗?

名家

伊党主席哈迪阿旺在一场基金会活动中发表演说,预测团结政府很快就会迎来倒台。当然这只是他个人的预估,是否真会如此谁也无法预...

阅读全文

郑荣信:国油上市利大于弊

名家

首相兼财政部长安华重新提呈的2023年财政预算案,主题倾向于向富人征税来帮助穷人,是一份“罗宾汉”财案(Robin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