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讯快速传输的年代,坏事传千里是弹指之间的事。上周五,成立了40年之久和负责向初创企业放贷的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毫无预警地宣布倒闭,主要原因是出现了挤兑事件。挤兑事件的发生是因为该银行的资金缺乏流动性,无法应付存款人提款的要求。
这起事件引发了市场的恐慌,投资者人人自危,周一交易时段纷纷转把资金押注在向来被视为避险天堂的黄金上。投资者担心2008年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投行倒闭事件会重演,股市会出现断崖式的崩盘。
有了前车之鉴的投资者难免会把硅谷银行比作雷曼兄弟,认为这是似曾相识的事件,显得格外恐慌也实属合乎情理,毕竟前者是引爆2008年金融风暴的导火线。然而,两者其实有不同之处,所带来的影响也当然不同。
雷曼兄弟是一家专注于证券交易和承销的投资银行;而硅谷银行则是一家主要服务于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的商业银行。再者,两者在美国银行业的规模相差甚远,不能相提并论。雷曼兄弟在破产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而硅谷银行只是美国排名第16的银行。雷曼兄弟面对的财政困境源自于承受过度风险和杠杆率过高;硅谷银行则是在低利率环境时选择投资在相对稳定的债券,却被又快又大幅度的升息扼杀。
投资者关注美国政府是否会出手解救,这是一个关键。曾任美联储主席的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快速出面驳斥了政府将出手为硅谷银行纾困的说法。另一边厢,负责保障存款人的监管单位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抢在黄金48小时内限制局势扩散,造成金融市场更大的恐慌。
把矛头指向美国监管单位的人士把硅谷银行危机认为只是另一次的金融业监管疏忽事件。其实,美国政府在2008年由次贷风暴带来的金融危机后的法案,其中最著名的是《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该法案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大到不能到”(too big to fail)问题,以及保护纳税人和消费者利益。
事实上,美国政府不出手为硅谷银行纾困更多是对于政治利益的考量,不想让选民误解政府将使用纳税人的钱去解救倒闭的私人企业,引发更多的道德风险。然而,这不代表政府不可以通过折衷方式进行干预,采用让第三方如2008年允许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收购美林(Merrill Lynch),解决后者所面临的危机。
改变升息的轨迹
另一方面,距离美联储3月23日利率决议越来越近,投资者也持续关注美联储对此次事件的态度,比如美联储会否延缓升息或减少升息的幅度。全球各大央行都有前瞻指引(forward guidance)。那是央行对未来货币政策方向和操作的公开承诺和预期指引,也是在制定货币政策时的重要工具之一,旨在帮助市场参与者更好地理解央行的政策意图,以便更好地预测未来的经济状况和市场走向。
因此,美联储不能随意违背前瞻指引。硅谷银行危机的发生的时机犹如久违的“甘露”,为苦无理由暂缓升息的美联储提供一个“特别情况”,让美联储在改变升息的轨迹时,可以给市场投资者一个交待,自己也好下台,不必背上“违反前瞻指引”的罪名。
去年7月,我在《升息会使股市崩盘?》一文中分析升息不会直接使股市崩盘,反而会为投资者提供千载难逢的机会。作为反映投资者情绪的恐惧与贪婪指数(CNN Business Fear & Greed Index)显示投资者处于极度恐慌状态。该指数的值处于0到100之间,越接近0表示越恐慌;越接近100则表示投资者处于贪婪。目前,该指数已经滑落至25以下,创去年10月份的新低。
不难发现,每每出现极度恐慌后,股市都会迎来反弹,至于持久性多强则视当时的宏观经济环境而定。回顾过去,美国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在去年杪大幅反弹。这是由于美国投资者在一次又一次的股市大跌中学会采取“逢低买入”策略。另外,去年底的科技股反弹也归功于卖空者在关闭仓位的过程中纷纷扯购股票,引发股价快速上涨。
大部分人常常以为每一次股市危机是一样的,因此把硅谷银行与雷曼兄弟相提并论,其实这是错误的。投资者必须记住唯一一样的是,每一次的因危机引发的恐慌都带来契机。投资者无须自己吓自己,在还没厘清危机的来龙去脉前参与恐慌,遭受不必要的亏损。反之,了解自身可承担的风险和良好的投资计划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