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的成长和维持需要群体持续性的参与,此乃非常基本的条件,也是事实,那宗教要如何确保此条件呢?某些宗教或纯靠神秘主义所明示或暗示的超凡力量或境界、能合理解释问题的神话及义理、感人的道德精神及情操、动人的艺术氛围等。惟恐怕大部分“成功”的宗教不仅仅靠此,还要靠“外在”于个人的社会力量来把信众凝集或约束起来。
在前现代社会,基于个人主义尚未成熟,大体上宗教就和其他社会制度,如宗族、乡党、官僚、政体等一样,受浓厚的集体主义思维及文化影响。这意味著个人对宗教的认知、理解和感受未必重要,只要身在哪个群体,就得接受该群体的宗教认同和参与,不得自行乖离或叛离。这当中若突出个人的意愿或需求,是“违规”乃至“犯法”的,下场可能很糟,甚至包括被处死。
前现代社会注重集体利益和路线,刻意压抑、禁锢个体,其实不是没有道理的,毕竟这与生存环境有关。因在前现代的生存语境中,不能集体共进退的群体,往往难以应对外来势力的竞争、挑战,甚至掠夺,所以要生存就得齐心合力,经常得约制、淡化乃至牺牲掉个体的特性及利益。而一般传统宗教不过是从这种集体主义社会结构和文化中衍生,而自然带有其格局及属性而已。
职是之故,传统宗教往往免不了种种讲求集体一致的观念、规范和标准。其表面上虽通常与“神旨”或“得道”的方法有关,但若从社科研究的诠释学角度来看,其背后实际上或意在整合乃至“捆绑”信众以维系宗教本身也。如有学者就认为犹太教的清真律令,实则上就是试图通过塑造特殊观念及生活方式,尤其饮食习惯来区隔犹太人和非犹太人,以确保犹太人及其宗教的长存。
那犹太教何以须通过如此严格的方式来寻求存在呢?坦白说,恐怕也是逼不得已,因犹太人毕竟不是强势民族,且还被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等强族环绕,更经常被其人征服和统治。为了捍卫犹太人的民族性,犹太教必须持续,而犹太教的持续又反过来需要塑造犹太人的特殊性,否则弱小的犹太族很快就会被他族同化而堙没于历史(不少古代民族的确如此“消失”掉)。
换言之,犹太教和犹太人是为了“自保”而不得不选择“文化排外”的。实际上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同化的犹太人还是不少(如改宗基督教或伊斯兰教者;在中国也有被儒释道文明同化的犹太人),但总有一批“中坚者”靠著特立独行的宗教信念和生活方式固守著犹太传统,甚至不惜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包括一再被歧视和迫害,沦为各种问题的替罪羊。
无论如何,随著现代化的推进,个人主义的成熟乃渐进的趋势,传统宗教基于集体主义惯性而试图一味靠外在的社会力量来“锁住”、“捆绑”、“封闭”信众,不仅越来越无效,恐怕也是“道德不正当”和“政治不正确”的。新时代的宗教诚有必要容许信徒更自由、开放、宽敞的探索及成长空间,去遵从自我而内在地发现、体会、认同宗教的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