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将在今年9月之前从阿富汗撤军,刚好是911事件的20周年。
“911事件”发生在2001年9月11日,有4架被恐怖份子骑劫的飞机撞向纽约两栋大楼及五角大楼,酿成近3千人丧命。这一恐袭事件发生后,全世界为之震惊,也是美国有史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空袭而无法忍受,因而在同年的10月美国进行大反攻。不仅将极端的塔利班政权踹掉,而且也铲平基地恐怖组织(al-Qaeda)。
这种快速的反击正迎合了美国人民的心理,因为他们不能忍受恐怖组织竟然来到美国的大门口。在美国的带领下,有37个盟国组成联军,共15万军人入侵阿富汗,以报复基地恐怖组织的劫机杀人残忍手法,美国因而在名正言顺下,拿下阿富汗。
到了2009年,美国宣布增派1.7万名士兵入阿富汗。在12月时,又增派3万军士,使到美军的总人数达到10万人,其馀为盟国军人。根据美国布朗大学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约有2300名美国军士阵亡,4千名承包商丧命及2万名美国人在战争中受伤。
由于作战前后近20年,美国累计已为阿富汗战争投入超过2兆美元/8.23兆令吉,其中1.5兆美元/6.17兆令吉与作战有直接关系。至于参战士兵回国后将享有长期的医疗费用。假如算到2059年,美国则要为士兵们的医药费另付出1.4兆美元/5.76兆令吉。
在20年内,究竟美国赢得了什么?《华盛顿邮报》说,这场战争并没有给美国带来真正的胜利,尽管在今年2月,美国与阿富汗的塔利班代表签署了和约,但无法落实。
对此,波士顿大学的国际关系与历史学者安德鲁·巴切维奇(Andrew Bacevich)教授形容,美国结束阿富汗战争的方式与越战相似。所以华盛顿正在重复旧日的失败。
其实不仅是越战,美国也没有吸取苏联的教训。在1979年,苏联以十万大军入侵阿富汗,推翻了“背叛”苏联的哈菲祖拉·阿明政权,改推亲苏的巴布拉克·卡尔迈克(原副总统)组成新政府。但苏联面对的是各国政府都在联合国大会上要求苏联撤军。
1986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强令阿富汗傀儡政权领导人卡尔迈克退位,改由前国家情报负责人纳吉布拉上台,但局势不断恶化。最终苏军在1988年同意在9个月内全撤出阿富汗。结果纳吉布拉政权瓦解,崛起的是伊斯兰派掌权。
根据统计,苏军入侵阿富汗的9年中,有130万人丧命,500多万人流亡国外,而苏军也有5万馀人阵亡。一年之后,苏联人民起而反对戈尔巴乔夫,叶利钦于1991年顺势上台,也结束了苏联的共产统治,同时也让加盟的16个国家自行独立。列宁辛苦创下的布尔斯维克政权在一夜之间崩溃了。用整个苏联换一个阿富汗,实在不值得。
正因为苏军的入侵,造就了一位恐怖大亨奥沙马宾拉登的出现。他在上世纪80年代被美国情报局相中赴阿富汗打圣战。在90年代塔利班夺得政权后,就允许奥沙马在阿富汗建立基地恐怖组织基地,并利用它来向美国宣战。
基地恐布组织制造911事件后,阿富汗就面临厄运。但延至2011年才将奥沙马杀死,而塔利班首领奥马也在2013年病逝。
虽然已无塔利班,但在2007年贝图拉·马哈苏德与巴基斯坦达成协议,成立巴基斯坦塔利班组织(这个组织与过去的塔利班组织无关联)。2009年,贝图拉被美国无人飞机炸死,改由哈基穆拉领导,但他又于2013年被打死。目前的领导人是哈菲兹古尔巴哈杜德,武装力量超过万人。
说到越南战争,这是美国另一个错误的决策。当1954年,北越军的武元甲在奠边府击败法军后,就由美军取代法国入驻越南,而在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确定分成南北越。1955年吴廷琰发动政变,建立反共的南越政权,得到美国的支持。
为支持南越政府,美国于1961年开始派军入南越。到了1964年,美军增至3万馀名,更向南越提供40亿美元/164亿令吉的援助。到了在1966年时,已有42.9万美军驻守在南越。
在1968年时,在越丧命的美军有5万8千馀人,30馀万人受伤;南越军阵亡25万馀人,50万馀人重伤;北越有110万人死亡,60万人受伤及33万人失踪。
进入1969年,尼克逊当选总统,他第一次希望和平,因为美国国内反越战的人越来越多。
1972年,北越武元甲将军发动全面的战争,但未能取得进一步的成果。于是有了1973年的巴黎和会。美国宣布投入65万兵力的美军将全面撤离。1975年,北越拿下南越,南北越宣告统一,标志著胡志明阵营的大胜利。
有人担心阿富汗政府若未能获得美军的实体支持,它能维持多久?也没有人能给出答案。
不过今天的世界也不会因为美国要从阿富汗撤军就会对和平多一份和平保障,毕竟今日的美国已把矛头全转向中国,一系列的反华动作也不断升级,变成美国的敌人是中国和俄罗斯。但这样的操弄舆论一时也改变不了世界格局,任何的转移焦点和结盟结派来钳制和打压中国,也已不是大新闻。早在70年前,美国已对中国进行封锁,结果还得各让一步。
今天美国到底怕中国什么?有必要大张旗鼓吗?除非发生一场核战,否则对抗和围堵中国是不起作用的,也没有实质意义。拜登有需回看韩战历史,美国又从中得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