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族、民族、宗教、阶级等,皆是人类多种多样的认同与归属对象。这些多种多样的认同与归属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或是应该是怎样的,向来颇有争论。
从 世界性与传教性宗教的角度看,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教徒身份应是第一位的,也就是信仰才是积极认同,民族、阶级等应是较低层次或应被排斥的认同;从 马克思主义的角度看,阶级认同与利益才是根本的,民族、宗教等是落后的封建产品,它只会模糊事情的真相,说白了,是一种伪意识;从民族的角度看,民族与国 族主义者(Nationalist)会认为,民族与国家才是第一位的,要拜偶像的话,就应拜国家民族,国家民族的利益才是排第一的。
从历史 长河的角度看,上述看法均曾盛行过;只是,就今天的现实而言,国家与民族应是占据首位,事实上,民族或国族国家(Nation-State)已普遍成为世 界的基本单位,与主要的行为主体。据此,一个人或群体不属于某一国家,便成了无依无靠的无国家(Stateless)的人,也没什么权利与福利可言。易言 之,不论是什么阶级或信仰的人,一多是某一国家的人民,其次才是某类信徒、阶级。
巫统以族群为先
只 是,在多元种族或民族的国家,国民意识又常出现至少2个层次的认同与归属感。一个是国家层次的国族主义(Nationalism),另一个则是次国家层次 (Sub-National)的族群主义,这是当代多数国家的常态,如大马,不仅如此,多数情况下族群主义(Ethnicism),又是个别族群的主要或 首要认同与归属,也依据族群动员来争取与护卫本族利益。这就涉及了原初主义(Primordialism)课题。
就马来人来说,宗教认同与 归属的力量也日趋重要,以至马来─穆斯林(Malay-Muslim)常成为连用词。据此,族群利益与宗教利益也合而为一;其中,巫统是族群为先,而伊斯 兰党则是在不同时期,族群或宗教为先。伊党的精神领袖聂阿兹去世后的伊党看来是族群与宗教并重。
伸言之,不论是巫统或伊党,均是不突出阶级 的政党,公正党则似乎是在国族、族群与阶级之间游走,说不定究竟是哪一个摆在首位。行动有余,民主不足的民主行动党虽标榜大马人的大马,也就是国族与公民 为先,宗教、阶级较不鲜明的政党,可却又被主流媒体妖魔化为华人沙文主义政党,以至不少马来∕穆斯林认为行动党对马来人∕穆斯林不友善。在华人人口占约 24%的大马而言,这显然对行动党执政中央的前景不利。据此,也发生了“大爱”对“华沙”的路线争议。
阶级路线挑战重重
理论 上,社会民主主义应是较偏重劳动阶级(Working Class)的利益,重视社会经济民主(平等)的意识形态;只是,在大马这种宗教与种族横行的国家,走阶级路线确是挑战重重。历史地看,1950-60年 代的社阵(劳工党与人民党)及之后的人民党与当前的马来西亚社会主义党,均无法在选举中取得佳绩,就使人不得不去寻找个中原由;也就是,种族、宗教与阶级 的互动关系。即便在发达国如欧美,这也是个老大难挑战,更遑论在制度不全的欠发达国。
何以迄今,阶级的号召力不如种族与宗教?何以种族与宗 教政党能壮大,而阶级政党则否?许多人均会归因于族基与教基政党,或公共教育与政策的作用。问题是,普罗大众何以那么容易受到种族与宗教的感情动员?它是 否与人性有关?历史地看,许多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者,均在国家民族面临危机时,改变初衷转为国家主义与民族主义者,如第一次与二次大战时。
同 理,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中国与前苏联,或中国与越南,均出现社会主义兄弟情挡不住国家民族利益的冲击。许多强调个人权利本位的自由主义或自由派国际 主义者也亦然。人多是激情的奴隶,抑或是现实利益才是硬道理?理想、理念,最终敌不过人的自我保全或谋求个人私利的本能?
种族或民族为何较 阶级更易动员群众?有论者提出了以下的见解:首先是,民族是历史形成的范畴,有较长的历史积淀,若肤色不同,更易形成区别人我的标志与界线;其二,种族或 民族具有稳定性,而阶级则较多变,可经由社会流动(Social Mobility)改变本身的定位与认同、归属类别。在经济发展与增长快速的地区,这个改变现状的可能更高;
其三,若种族、民族与阶级重合 的话,如美国的黑白二分现象,种族与民族更易固化;毕竟,个别种族内部均会有阶级分层,而以种族为竞争夺取资源与机会的话,动员力与范围会更广更深;其 四,种族具有更多的文化与感情内容,而干巴巴的理念或阶级虽较可能以理服人,可却较不易以情动人,其实这也是民主易沦为民粹的主因之一;
其 五,阶级在性质上是经济性的,而民族则是整体性的。进而言之,阶级斗争的利益诉求范围较小,而民族斗争的利益诉求则更为广泛;其六,经济利益较易调和,也 较可能以交易的方式达成,如社会安全保障制,可民族、语文、信仰则具有更多的不可交易性或涉及尊严、人争一口气的内容;
其七,阶级斗争通常是一国性的,而民族或宗教,则可能是跨国境的,从而使问题更复杂多变,如跨境伊斯兰主义;其八,民族冲突更具突发性,也易因小事而闹大,阶级则否;其九,人性易偏,人情易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