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两人都相信,是一股突发的热情让他俩交会。这样的笃定是美丽的,但变化无常更是美丽。----辛波丝卡《一见钟情》
美国女作家派翠西亚海史密斯(Patricia Highsmith,1921-1995)于1952年出版的作品《盐的代价》(The Price of Salt),被翻拍成电影《因为爱你》(Carol)近日上映,是同性恋小说的经典名作。如果你想从这本小说中一窥女女相爱的情欲场面,可要大失所望了。
故事中两名女主角在认识彼此之前的人生仿佛一池死水。刚出道的19岁剧场舞台设计师特芮斯,孤身一人到纽约闯天下不果,被困在百货公司玩具部当临时售货员。被离婚程序搞得焦头烂额的31岁贵妇卡萝,打算给女儿买圣诞礼物时,与特芮斯偶然相遇。一双眼镶入另一双眼,因为这一眼,两人从此回不到过去。
对卡萝一见钟情的特芮斯出自冲动与卡萝联系,后者也不明所以的回应。两人随后经常见面,彼此鼓励,并发展出让她们和周围的人都感到惊讶的关系。两人决定勇敢往前走,相偕外出旅游。卡萝的丈夫却请了私家侦探紧随其后搜证。最后,因她是女同性恋者的控诉,卡萝在法庭上惨败,失去了女儿的抚养权。
派翠西亚本来是写犯罪小说而声名大噪,其名作火车怪客(Strangers On a Train)被“惊悚大师”希区考克拍成电影。你或许没看过,但应该听过1999年奥斯卡最佳电影《天才雷普利》(The Talented Mr Ripley)。这也是改编自她的同名系列作品。
作者在序文中提到,《盐的代价》是她在百货公司打工时,遇到一名贵妇所引发的灵感。据说,贵妇名叫凯瑟琳森,派翠西亚对她一见钟情,从百货公司一路尾随她回家,但两人始终互不相识。整部作品花了不到2小时就完成了,比我看的时间还短。
同性恋情受打压
由于《火车怪客》一炮而红,出版社已把派翠西亚标签为悬疑作家,拒绝出版她这本同性恋小说。为此她只好另取笔名克莱儿摩根(Claire Morgan),并改由另一家出版社出版。本书出版后出乎意料地受欢迎,可派翠西亚此后都没再写同类型小说,因为她讨厌被标签。
1950年代的美国,同性恋还被视为神经病,同性恋情备受打压,也难有美满的结果。因此当时的同性恋爱情小说,几乎全都是以悲剧收场。但本书主人翁竟然能有个快乐结局,而且书中并无强调女女关系里某一方一定是比较男性化,打破了大家对同志身份的刻板印象,无论在当时还是今天都令人觉得耳目一新。
就像我,很多人都是被书名《盐的代价》所吸引而拿起本书来看,但直到最后都难在书中找到“盐”的踪迹。为了“盐”到底要付出什么代价?怎么会是因为“盐”这再平凡不过的事物,必须付出代价?作者没说,读者只好自己猜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