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斋期间,为了让更多人参与门户开放,我们家调整了佳节的各项活动行程。在佳节前夕,我们提前到家族陵墓缅怀先人,而非于佳节早晨。
在华丽的黄昏暮光下,气氛幽静。在大皇宫旁的祈祷室完成仪式后,便到草场和群众一起观赏烟花。
隔天的开放日,多达七千人参与。人人享用本地美食,露出满足的微笑。不过,一名七岁小男孩却是例外。节目结束前,我告诉他今年没有佳节红包。他收回了对我的祝福,说我是“小器鬼”。
取得佳节红包
我想起七岁那年,也想取得佳节红包。我不记得是否曾拒绝给予人们祝福,但我明白若得到佳节红包,就能购买超级任天堂游戏,但我没有太多期待。
不幸的是,这位小朋友的父母都不在场。幸好,另一位小朋友却张大眼睛看到了这一幕。我认为,教养和教育决定了我们的态度。成年的公民不一定会支持给予佳节红包。
整个周末我都呆在皇城,终于发现了一些好去处。开车慢行,找到了几个新的家庭作坊和旅游点。
当地美食吸引了不少民宿的旅客,在一排老店当中,华人商店照常营业,马来客人源源不绝。
佳节第二天,我开始晨跑。在路上我看到了一幅东姑巴哈奴丁中学的壁画。
里头描绘被晨雾包围的大皇宫、日光中的国油双子塔,它们被国家纪念碑隔开,分成了两个场景。在视觉上,可解读为当前的荣景,牺牲了我们最初的根本。
大家侃侃而谈
在无数亲友聚会上,大家侃侃而谈。话题包括各种生活经验和政治观点。大伙随意吃著山竹和阿明赫赫有名的海南鸡扒,一些对话内容是可以预见的:闲谈和主人家的交情、佳节的各类活动、吹嘘孩子的表现等。但真正的考验,是谈到政治时,大家能畅所欲言。参与对话的人都明白,即使他们强烈不满对方,仍然可以一起共享山竹和阿明的海南鸡扒。
这就是大马开放门户的优良传统:转化政治异见为交流的桥梁。
假如今年的开斋节是国民团结的沙漠,那么门户开放就是欢迎大家的绿洲。
当然,这样的场合,我们拍了好几百张照片。后来我看了看,通过相机,我意识到堂姐妹的裁缝喜好的多样性,也许有些人不符合佳节清晨的若干规定。没有人在门户开放在乎这些:怎样才算是节庆的方式,善意的动机,还有发放少量的佳节红包。感谢上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