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教育部决定推出“学期末测验”,以辅助课堂评估时,我杞人忧天地写了<教改会U转吗?>,表达我的担忧;当教育部公布这项考试的格式后,我又庸人自扰地写下<UASA与UPSR有什么不同?>,表达我的疑虑。而今第一次的UASA结束了,有必要再写一篇文章为大家报告进展。
虽然有官员认为使用简称UASA的话,很容易让人联想到 UPSR,遭人诟病,所以建议教师称呼全名 Ujian Akhir Semester Akhir.为了行文方便,我觉得还是使用UASA比较好,特此提醒读者千万不要被我误导,千万不要联想起UPSR,因为虽然同样简缩成4个字母,但UASA是UASA,UPSR是UPSR,不能混为一谈。
首先,两者虽然皆由中央统筹,都是有标准答案的纸笔测验,但UASA全交由校内老师批改。有的学校直接交由科任老师负责;有的学校可能觉得这样做会出现人为的偏差,而刻意对调,避免由科任老师批改,也听说有学校规定批改工作必须在校内进行,不让教师把试卷带回家,管控得比批改UPSR更严格!
教育部一开始就表明这不是UPSR,不会用ABCDE,而改用TP(Tahap Penguasaan 1-6)来标示学生的掌握程度,果然说到做到!怎么做呢?原来教师只需上网填写分数就可以了,聪明的系统会自动帮忙把分数转换成TP,这比起需要在课堂上费心观察学生,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估的方式容易、简单多了!
比起批改试卷,登入教育部所开发的“身份管理系统”idMe(Sistem Pengurusan IDentiti),输入UASA分数是更严峻的考验。据说单是输入学生的资料,就得耗去一两个星期的时间。从副校长、科任到班主任,一层接一层,大家都在跟时间赛跑。再加上系统不稳定,有时登入无门,屡试屡败!有时输入的资料突然不见,只好卷土重来,屡败屡战!有人从天亮做到天黑,有人从天黑做到天亮.....虽然怨声四起,但使命必达,令人折服。
比UPSR更吃力
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向来无须考试的科目如音乐、美术、体育与体健等,也得交出分数,输入系统。有些学校要求教师出题,给学生安排乐理考试,体健考试,美术考试;也有学校允许教师把学生原有的课堂评估表现转换成分数后输入系统,再由系统把它转换成TP,这不是比UPSR考得更多,更吃力吗?
重点是这么做,是否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有帮助?能否促进学生的发展,帮助他们学得更好?是否有助实现长远的教育目标?暂时还不知道教育部将如何使用这些耗费了教师许多心力才得来的数据,提出什么对策,以实现“借助UASA来强化课堂评估(memperkasakan PBD)“的主张 。只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