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22年12月16日凌晨在峇冬加里营地发生的那场土崩已经近三个月了,引颈长盼的罹难者家属们还在等一个交待……
2月杪,峇冬加里土崩幸存者与罹难者家属召开记者会,除了提出三大问题,即要求当局公开调查进展与环境评估报告,以及数辆在土崩事故中轻微损毁轿车被拖走后却变成报废车一事做出解释外,也希望有关农场负责人慰问幸存者和罹难者家属及解释。
据有关事故罹难者之一刘佩诗的丈夫林文祥指出,本身曾将私人联络号码提供给有关农场员工,希望对方转交给农场负责人,甚至希望后者能出面给予峇冬加里土崩受害者家属一个交代,惟,截至记者会当天仍完全没有负责人音讯。
最令人难过的是,在有关新闻底下,不少网民留言认为“天灾交代什么?”、“雨季还去能怪谁?”,甚至认为“事情既已发生,只能自叹倒霉”,诸如此类的言论。试问若换位思考,这些网民真的能自叹倒霉然后默然接受吗?
其实,这些网民的说法/做法并不罕见。当一些悲剧或事故发生时,社会上普遍都会出现一些难听或不近人情的风言凉语,这种情况正是我们经常忽略的“责怪受害者现象”(victim blaming)。
就好像当性侵案发生时,有人会责怪受害者穿得太性感、夜归、喝酒或落单等;当一名女性背包行被杀害时,有人会责怪受害者自讨苦吃或没有危机感等;当一个人被攫夺抢劫时,有人会责怪受害者炫富、钱不可露白或穿金戴银等。
责任
这一次,一些人认为峇冬加里土崩受害者们选在雨季出游,也需自行承担责任。惟,我们不能忽略了一个最为关键的地方:营地是无准证经营,也没为所有留宿者或到访者投保。
以东海岸岛屿住宿为例,由于受季候风影响,都会在一定月份暂停营业与开放,以策安全。至于合法经营的住宿、商场或举办公开活动的单位,一般都会为公众投保,以防万一。
当一个私人地方对外开放时,负责人就已肩负无法推诿的责任,需确保有关地方的安全。换言之,如果雨季确实对营地的安全存在未知的影响,那经营者有责任暂时关闭或停止对外开放,而不是在事故发生时把责任推诿为天灾。
所谓天灾人祸,天灾与人祸很多时候是相互关联的,如果没有认真看待或做好防范,天灾就会引发人祸。是的,逝去的性命再也无法重来,而罹难者家属们除了需要安慰,也需要同理和交待,以慰藉他们永远无可弥补的伤痛。
作为局外人的我们除了应引以为鉴外,也切记不要落井下石,毕竟天灾人祸的发生还真的谁也说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