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承认统考的“最佳”时期应当是在70至80年代,或至少21世纪之前,毕竟在那些年代,市面上的深造及工作机会均未那么多元化,包括国际化。谁知道若那时候就承认统考,也许国家就得以及早培养或保留更多人才,多少有助于提升国家的经济素质与层次,而不至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另外,在社会及文化方面,或许及早承认统考也有利于教育和文化的多元化,令国民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格局得以更为丰富、开阔、宽容,不至于一味自我设限、沉溺和纠结于各种偏狭、固陋,乃至极端的知见?
然诚如大家已知晓,统考并未在“最佳”的时期被前朝政府所承认,而是拖拖沓沓直到今天。
应争取其正当性
质言之,随著大环境的结构性改变,如今政府承不承认统考,对于独中生的深造或就业之影响已非实质、非紧要,所以华社才会有些声音表示根本“不屑”,不愿因之而被政治人物一再欺骗、忽悠、耍弄。
惟独中和统考生即便不再那么对政府的承认有所寄望、仰赖,但承认统考毕竟还是有其无可轻忽的“政治意义”,即表示这国家终于进步、开明、理性至可以更加包容并接受少数社群的合法、正当文化权,同时也包容并接受国家的多元性。甭说,这点对于国家未来的发展非常关键,然华社中某些人似乎未能意识到这“政治意义”,以至倾向于漠视、放弃,乃至反对争取政府承认统考了。
概言之,少数者(以及个体)的权利与由此而衍生的社会多元性,始终是必须得到政治承认方能有其保障、空间、前景和未来的,若光强调、满足于“眼下”的多元现象而不知为其争取政治上的合法性及正当性,那如此多元恐怕也难以为继。
实际上,过去早已有不少国家因狭隘意识形态和政治势力的无节制扩张,抢占各方面的话语权和决定权,结果牺牲了国内原本健康、活泼的多元结构和现象,导致一国沦为宗教、思想、文化,乃至社群上极为单一和单调的国家,所以人们诚不可不慎。
话说回来:在“政治意义”之外,统考在最需要被承认的时候未能被承认,始终都是前朝政府难以抹灭的“污点”。惟显然有点吊诡和荒谬的是,而今在野的前朝成员党却勇于、勤于大拿统考课题来追击当朝政府,似乎位子一换,自身过去的不光彩表现就自动退散,不必回避,遑论认真反思和检讨了。
当然,所谓权力越大,责任越大,如今在承认统考的课题上,华社自然有理由聚焦于应当“有作为”的当政者。惟若光会针对当朝政府而不去追究过去几十年来“无作为”或“少作为”,以至错过最佳时期的前朝政府,恐怕不只是健忘,也是一种姑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