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说,若是在西方国家,像《OlaBola》这样即企图“穿插”,乃至“再现”(不能说“还原”)历史,但又在涉及族裔身份之关键点上,不论出于什么考量而进行貌似“讨好”主流族群的“改编”电影,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可以想像当地一些民权团体一定会跳出来严正抗议。
毕竟在个体性和民主及民权意识相对成熟西方社会,一旦碰触到有边缘化特定群体之嫌的敏感事件,不少人是会“公民先于族群”地站出来抗议的。如说美国60年代的民权运动中,挺身而出的不只是被歧视的黑人少数者,也包括部分在原倾斜体制下享有“既得利益”的主流族群。
坊间某些论述主张电影毕竟不是纪录片或历史教科书,不用太“刻意”或“计较”,有者批评那些挑出“疑点”而抗议者为“心胸狭窄”,甚至给其扣上“种族主义”的大帽子,这就如某些抗议者指控电影本身搞“种族主义”,实有点太过。
甭说,电影的确只能看做偏娱乐性的“创作”,即便是再现历史事件(如《虎!虎!虎!》)、伟人事迹(如《甘地传》),或在虚构或半虚构的故事中穿插历史场景和事件者(如《阿甘正传》),严格来说,都不能完全当真。
电影生产者的思路
然而,娱乐性的创作毕竟还有一定的“伦理底线”,尤其不能毫无正当理由地对一些再现的历史元素进行太“突兀”的改编。
如《Ola Bola》对历史事件或背景的“改编”,其实还令人有点纳闷。既然故事中的主要角色都有颇明显的“影射”,那何不干脆在“高潮”的球赛中尽可能让这些呼之欲出的“影子”“各就各位”呢?其背后到底是啥算盘,诚值得玩味。
若真如某些论者言之凿凿的出于“商业正确”或“政治正确”,那从艺术或道德的角度来论,的确都是“画蛇添足”的败笔(就算是被“讨好”者,恐怕有的更觉得是种变相的“侮辱”)。
同样奇怪的是:在有关争议点上,某些论者只在乎抗议者的“肚量”,却不追问电影生产者的“思路”,其实两者都很重要,都有必要搞清楚。乃至,若从较宏观的“论述权”角度来看,后者的交代其实更重要,毕竟前者大都只是一些“游兵散勇式”的网民,后者则掌握或配合了一定的论述“高地”,包括各种系统性的论述生产和传播机制。
惟不管怎样,所谓瑕不掩瑜,必须肯定《Ola Bola》整体上是相当富含“正能量”的,非常“道德正确”。只是若在一些关键点上过度妥协于商业利益或民粹压力的话,诚有点“误射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