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纪李莱生对怡保的贡献,万里望万华一校校门前的那一条“大会堂路”(Jalan Balai Raya),1993既经易名为“李莱生路”,前不久悄悄改用旧名,不知是怎么一回事呢?
赫然发现一夜间的巨变,《东方日报》的新闻说:当地华社和马华领袖自是哗然,震惊之余,纷纷群起要求怡保市政厅解释。怡保市长占利受询则言,本身对此实不知情,因此不予评论。
这么说来,此事难道只是蒙查查之作?后经解释,乃把缘由归咎技术,指承包商搞错了,市议会没有议案云云。是耶,非耶,不知《宪报》之上,到底有何注脚呢?不管怎样,追溯上来,读者或有不同体会:十五年前,也有古传光路(Jalan Koo Chong Kong)被改名朝圣基金路(Jalan Tabung Haji)的咄咄怪闻。
可惜,遵奉“政治正确”之名,被改名之事,罄竹难书。上面在位的总是设法想要为自己一生的足迹,沿路留下一道风景。否则怎么显见朝廷的权力和威仪?
何况,人物评价,往往毋关历史,而是政治的定论。大风怎么吹,历史就怎么写。当年全力推动昔华中学改制的谢振群,乃有街道铭刻他之奉献。反之,雪隆一带原以华裔先辈命名的街道,经已改掉,至少四条。
缅怀赵煜功绩的Jalan Chew Yok,改为Lorong Titiwangsa 2。叶隆兴路(Jalan Loong Hin)则改作Lorong Titiwangsa 4。郑汉杰路(Jalan Teh Hung Kiat)和吴亚义路(Jalan Goh Ah Ngee),皆被数字化了,分别改为Jalan 12/13和Jalan 13。
诸如此类,仔细察看,这个国家恐怕还有很多。北海王裕好路,前被威省市政局换为Jalan Kampung Baru;新山佘泰兴路(Jalan Tai Heng),易名敦依斯迈路(Jalan Tun Ismail),皆是那些年的经典前科。
前事历历在目,南中国海两岸的网民不妨联手提供线索,补充资料,综合群力,拼成全貌,大家自可从中体会沧桑之血迹未干,何止是这几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