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华裔生育率不断下降,导致某些人开始担心华社会因人口比数的减少而面对更严峻的政经文教地位及权益问题。
坦白说,只要当下的种族和宗教民粹主义政治持续“独领风骚”,作为“少数者”的特定群体,的确会面对更为局促、逼窘,甚至危急的处境。
坊间某些论者老爱唱“不安论”,意指像华人这样的少数族群应主动理解、安抚“主流族群”的“不安”,必要时做出更多妥协、让步,如此方能换来和谐。
殊不知,在民粹“冲脑”的恶质政治之下,永远不可能有可被纾解的“不安”,因既得利益份子就是通过不断炮制、渲染排他性的“不安”来捞取政治资本。是以,一味从“族群拉锯”的角度和基调来看待问题,不管是“理性”或非理性,都难以找到出路。
事实上,人们应尝试启蒙、引导国人超越族群本位,开始从“公民”的角度来看待本身及任何少数群体所面对的困境。所谓“少数者”,实非“某族裔”,而是任何群体都可能成为少数者,包括某族裔之内的特定群体,如女性、低收入者、残障者、少数教派者、特殊儿童等。
惟有朝向把所有人都视为地位和权益同等之公民的体制建构,方能较有效(不敢说完全)解决少数者被“多数暴政”排挤、欺凌、剥削或漠视的处境。
当然,事情往往“说的比做的容易”,况且公民社会之建设,根本不应是任何群体单方面的责任,而是所有人的责任。无论如何,建设总得从一些人开始,包括那些因某种切身情况而产生危机感者——如部分华人。只要积极朝向建设公民社会的尝试能让旁人见证其理念及路线的正当性,所谓“德不孤,必有邻”,相信必能带动更多人给予支持,乃至投入。
遗憾的是:部分人士,包括政客、社团领导、媒体人、评论人等,总是回避、淡化,乃至直接否定公民社会的重要性,勤于引导人们从族群角度出发,高论“族群人口”、“族群代表”、“族群官员”之比例如何影响族群利益。如说提到华裔人口比例下降,就忠告华人要善于做“政治投资”,择良木而栖;或要学会主动与“主流族群”相处、融合,以免“得罪”之等。
质言之,冀求整个族群“善于”或“学会”什么,不仅脱离现实,更是变相的“转移课题”、“转嫁责任”。
毕竟社会要进步、提升,绝非某群体,而是所有人的问题和责任——尤其是挺立公民意识和权益的责任。老是囿于“族群拉锯”之眼界,不管是哪族,终究都会是“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