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华文中学普遍上都存在著互助运动,旨在协助贫寒同学解决学费和午餐问题。当年确实有不少学生穷到交不起学费以及没钱吃午餐,于是学生便自动自发组织互助会,筹款集资帮助连一角钱一碟的吉宁咖喱饭都吃不起的同学,此风一直流传到60年代。
没想到华校生早年的互助运动,现在又死灰复燃,而且更上一层楼,在大学生这个层面上产生“待用餐点计划”。这项计划由玻璃巿马大学生代表理事会首先推出,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参与捐助,跟有需要帮助的同学分享食物。
如此看来,最近盛传大学生挨饿的的讯息应该不是子虚乌有或孤立事件,而是确有此事而且带有普遍性的现象。
正因如此,高教部才在有关讯息广传之际,第一时间宣布各项紧急和长期的解决方案。这也难怪,若是网络公怖的社会调查不是吹水,如今竟有大学生穷到每天只有区区5令吉过日子,确是一项足以教中央政府以及各州政府感到汗颜的大丑闻!每天5令吉怎么过日子?就算纳吉首相一年前吃过的3令吉“一马特餐”还存在,也只能有一顿没下一餐,不挨饿便唯有灌白开水!
也许高教部的远水救不了近火,玻璃巿马大学生代表理事会却已经在发动大学生作出捐助,并在宿舍角落设立“为你准备的食物”柜台,供需要的同学领取。当然,校方也不落于学生后头,并扬言不让任何学生因家境贫穷申请停学或退学,学生事务部也即时成立学生福利小组,以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当然,比较之下,上世纪的华校学生运动或许要比现在的玻马大学生代表理事会高明许多,他们对每一位同学的家庭状况都了若指掌,一切援助都能及时到位,甚至不必麻烦有需要的同学前往申请和要求。设立柜台自是简便许多,可是,学生,特别是大学生都有一定的自尊心,像难民一般排队领取食物确实也需要很大的勇气。
无论是古时候的搭棚施粥,还是现代的食物柜台,都是不得已的临时措施,长远之计当然是解决人民和大学生的贫困问题。我国政府并没忽视大学生的经济状况,只不过,几乎每一所大学都设有各项援助基金供有需要的大学生申请,却不知什么缘故会发生大学生挨饿的现象?
如果大学生都会挨饿,那就意味著生活在每月收入一千令吉以下的穷人已是成千上万,这才是最可怕的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