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超人。不是美国版的,不是德国版的,也不是本地版的超人,而是日本版的蒙面超人和咸蛋超人。那时我还在念小学,放学后、晚饭前常会看电视,看过很多第二波道的午后节目,其中就包括了马来语配音的蒙面超人和咸蛋超人。
从这些节目中,我学习到很多老师平常在课堂里没教的新词汇。比如每集都循例会登场的各款怪兽,马来语统称它们为“raksasa”,很多年后,我才知道原来这个词源自梵语,在汉语的佛典中,它被译作“罗刹”。
这些或飞天遁地、或呼风唤雨的怪兽,与超人恶斗,最后都难逃被歼灭的命运。它们的名字也如同它们的命运,只出现在萤光幕上,少有机会跨界进入教科书里。因为这样,我们不容易从一出通俗的连续剧联想到马来语和汉语分别对梵语的吸收。
古印度吠陀经典里的“罗刹”原是恶鬼,但马来语的“raksasa”已失去宗教的意涵,它纯粹是指体型魁梧、力量强大的怪兽;汉语中的“罗刹”则仍然保留古义,虽然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它也泛指鬼怪,但大概不会用来指像哥斯拉那样具体的大物。
有趣的是,佛典中的罗刹虽是恶鬼,但在一些典籍中,它/祂们也转变为佛法的守护神。佛教护法八部众称“天龙八部”,里头的天部就包含了罗刹天、帝释天(即雷神因陀罗)和梵天等,这反映早期与婆罗门教处于竞争关系的佛教是如何吸纳、收编了对方的神明。
天龙八部里的“龙”在梵语里读“naga”,现今介绍兴都教的中文书籍多已将它翻译成“蛇族”,不过我们知道在马来语里“naga”依旧是“龙”。伊斯兰文化传入之前,马来群岛受印度宗教文化影响极深,事实上这影响直至今日仍存痕迹,马来语和印尼语中都有许多借自梵语的词汇,翻阅工具书可获得大量这类例子。
回到蒙面超人,他在马来语中叫作“Satria Baja Hitam”,勉强硬译是“硬净黑武士”。“Satria”在马来语中有武士的意思,这也是一个来自梵语的词汇。古代的印度种姓制度分成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阶层,排在第二位的就是“刹帝利/Satria”——武士阶层。
从怪兽到罗刹、超人到刹帝利,马来西亚遍地皆是迷人的文化符号,只要我们不故步自封,俯首即可采撷一束盛放的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