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思考、进食、厉行节约”(Think,Eat,Save),联合国农粮组织(FAO)及合作伙伴呼吁民众不要浪费食物,减少在生产和消费粮食里不必要的耗损。槟城消费人协会也趁机劝告国人要珍惜食物,停止浪费粮食,并且促请政府立法将浪费食物列为可惩罚罪行。槟城消费人协会指说,槟市政局资料显示去年从家庭和商业区收集回来的约28万吨固体垃圾里,就有高达45%是食物废料。房地部估计2020年固体垃圾量是每天约3万吨,该会以此数据预测届时每天,我国子民将丢弃1万4000吨的食物。
我们看到浪费食物的庞大数字,仿佛觉得我国人民安居乐业,粮食供应充足。事实上,我对国内曾经出现的粮食危机还记忆犹新,在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时,每天听新闻在报道国际的稻米、大豆等粮食价格节节上升,让我深切意识到粮食成为市场竞争“商品”的现象。当时我国部分地区就出现白米短缺情况,前首相阿都拉的政府为了安抚国民,还到泰国“抢购”白米,并且一度禁止外国人购买本地生产的津贴白米和食品。
近年来,气候变迁已经影响了全球粮食的生产和收成,马来西亚自然也逃不开这个窘境。莫纳斯大学大马分校的卡米尼教授表示,我国约有9%低洼地区土地,未来海平面上升将淹没土地,直接影响粮食收成。卡米尼预计在2050年时,大马将失去7000平方公里(2.1%)的土地;同时间,南亚在也会因天气变化而粮食歉收,我国粮食供应势必也受影响。
政府也意识到稳定粮食供应的重要性,内阁在2011年就通过“十年农业——食物国家政策”。去年的财政预算案里,首相纳吉也在拨款11亿令吉来发展农业;同年的12月,再宣布将通过“大马政府工业高科技集团”(MIGHT)研发更多粮食,特别是稻米。农业部也设立“农业合约性种植计划”,用特定价格收购农民一半收成,除了可以确保农民种植市场短缺的粮食外,也帮助他们稳定经济收入。
虽然政府作出努力来确保粮食的供应稳定,不过,政府机构和官员的执行能力及操守,让人不能如此乐观相信我们未来会安稳度过粮食危机,例如原来立意良善,为了满足国内牛肉市场需求的“国家养牛中心计划”,就成为朋党勾结、国库通私库的方便管道。除了粮食供应外,我国对食品安全的把关能力也让人担忧,往往都是国外发现黑心食品后,卫生部才来宣布禁止相关商品上架售卖,像是日前的毒淀粉食品。“食物浪费”、“粮食供应”与“食品安全”都是攸关生活与生命的重要课题,值得公民组织和民众给予关心和监督,别让政府成为唯一的掌权者与发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