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选期间的某一天,我与一位来自吉隆坡及一位来自高雄的朋友一块儿在新加坡熟食中心用餐。有朋自远方来,桌上点缀品自然少不了“当地”美食,如咖喱鸡、炒萝卜糕、沙爹等等。用餐的当儿,高雄的朋友向我这位新加坡人问了一句:“你觉得新加坡历史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
题目对我来说有些突然。看著手里拿著的沙爹枝似乎暗示“马来”两字。我沉默一阵,然后说:“1965”(斜眼余光似乎见到吉隆坡朋友的失望表情)。感觉犹如一位售货员说出物价后立即填补许多的附加条件,我接著说:“就官方历史来说,新加坡的独立年份是1965年,但……”。在”但”字后面,我填补了新马分家的过程等等。可是,我那时脑中主要在想:应该把马来亚历史算进新加坡历史吗?倘若新加坡历史不包括新加坡在马来亚时期,妥当吗?新马分家后完全“分离”了吗?这次的大选似乎给了我一些启示。
2013年的马来西亚大选不只在马来西亚闹得沸沸扬扬,连在新加坡也感受到许多热血沸腾的议论。大选成绩揭晓隔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面子书”上祝贺首相纳吉率领国阵成功赢得大选,新马官方彼此重视不言而喻。不提其他,就以新加坡与柔佛为例。新加坡连接新山的捷运系统预计在2018年建成、新加坡人在伊斯干达经济区的投资项目、长期以来的水供事宜,甚至是之前谈了近20年的丹戎巴葛火车站,两国之间一水之隔,漠视彼此是不可能的事。
然而,两国之间就官方而论还是存有个别立场考量。大选期间,马来西亚政府表示禁止新加坡车辆载送选民回国。大选后,新加坡政府禁止在新加坡境内进行与马来西亚政治相关的集会活动。国家政治相互重视,却也界线分明。
相对于官方的明确立场,新马的人民界线则显得模糊。在大选后,我在“面子书”见到许多马来西亚朋友的页面图像变成漆黑一片。令我讶异的是,许多新加坡人的页面照片也换成全黑图片。
在新加坡就读或工作的马来西亚人多不胜数,两国之间的“平民”论述自然也“美不胜收”,两国政治消息的互通实属平常。这让我联想起一位居住柔佛,目前在新加坡工作的朋友。有一回,他问了一句:“你觉得新加坡和柔佛有一天会发生冲突吗?我说:“会。当你们的射脚往我们龙门射球时,那时我们穿著不同颜色球衣的我和你就有冲突。”
不过话说回来,球赛后,我和那位友人总相约吃沙爹。那时,身上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已不重要,更何况住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