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老字号了。位在麻坡三马路,店名政治正确,非常一个马来西亚,名以“吉打药行”。
东主是老行家的李武基先生,早岁白手起家,开业40馀年,店号广传,十百千万;门庭若市,买药的,看病的,皆有。
门诊的医生,男女各一,都是李姓人家;当中,李德威医生的名气很大。他和恩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傅延龄博士、丁晓刚合撰,发表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的〈论脏腑概念及其命名〉我在网上读过,极有见地:“西方医学中译时脏腑名称被误用为解剖器官名称。脏腑含义混乱的情况严重地阻碍著中医学与现代生命科学的交流,影响著中医理论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和进步。”
虚虚实实的名相之争,不但连累中医的健全发展,而且也耽误了病情的诊断:一字之差,一笔之误,差以毫厘,失之千里;舛讹百出,比比皆是,如何对症之药,何况救人治病?举例言之:中医理论之中,“肾”早已不再仅仅是泌尿器官,而是机体生殖、泌尿,以及一部分内分泌功能和呼吸功能等复杂功能系统的名称,但早期的翻译者还是简单地将“肾”拿去作了“kidney”的译名。
幸得李医生读书用功,学有专长,读通了古今的医书,也参破了中西医术的同异;练就一身望舌、问诊、闻气、切脉的大法门,调理开药那些功夫,不但都见独到之处,而且活现了中医之道的博大精湛。
不过是30几40岁不到,斯文尔雅,说话轻声,对答温和。一看一听,就知道一幅上好的行医听筒。中化高中毕业,随后留学中国名校,学习踏实,实习认真,汲取了医道和医术,临床经验,丰富饱满;回国之后,行医看病自然驾轻就熟了。
药开了,和和气气,李医生一脸笑容,不忘叮咛小孩,“少吃零食”。店主李武基先生,要是刚好人在,一定散发了他向有的热情,捡一把糖果,塞到孩子手心,讨童子欢喜。一家人经营的这一间老店,是麻坡一道的文化风景,不能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