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固体废料及公共卫生法令下,固体废料及公共卫生管理机构官员可开始执法,尤其是针对乱抛垃圾的人士,能够开出罚单给予这批“垃圾虫”,罚款额高达一万令吉。
然而,峇株巴辖马华党鞭江明光指出,现阶段居民无需感到担忧或恐慌,执法人员先以教育、劝告并发出警告信的方式,冀望垃圾虫改掉这项坏习惯,并善用当局所派发的有轮垃圾桶。
“在关键绩效指标(KPI)下,当承包商能全面系统化地处理垃圾问题,意即所有缴交门牌税的商民已拥有并使用有轮垃圾桶,以及承包商如南方环保有限公司的罗里和设备符合标准后,官员就会进一步展开执法行动。”
推行3R理念
他促请全民都把所分配到的有轮垃圾桶推出屋外使用,否则当局可能会在近期采取行动,先是发出警告信,若屡劝不听才考虑发出罚单。目前以峇株市议会范围为例,仅有5%市民并未把垃圾桶推出户外,当局希望尽快达致100%使用率。
他补充,至于尚未领取有轮垃圾桶的市民,则受促向垃圾承包商索取,公众只需出示门牌税或水电单证明即可。
江明光说,当局也推行“3R”理念即“减少”、“再使用”及“循环”,其用意也是希望得到全民配合,冀望减少垃圾虫、有效推行节省资源的环保概念,最终达致美化市容并提升居住舒适度的目标。
他表示,当局将会每星期安排在不同地区进行教育和醒觉活动,通过派发传单及小册子,展开“杜绝垃圾虫”(Anti-Litter)运动,避免出现“小垃圾山”。
“公众被拍下乱丢垃圾的照片,当局根据该名公众所乘坐的交通工具向当事人寄出警告信,倘若重犯将会寄出罚单。”
他指出,为了应付各项服务,南方环保有限公司已在峇株市议会范围配置38辆垃圾车,以及6辆罗里进行收集大型垃圾服务。
提升设备 改用有轮垃圾桶
南方环保有限公司公关执行员朱招成透露,为了符合固体废料法令第672条文下,处理垃圾和环境卫生的需求,该公司已大幅提升设备,包括全面改为专供有轮垃圾桶使用的垃圾车。
他说,尽管使用新的垃圾车之后,处理收集垃圾服务的员工已减少,但整体而言,人力是不减反增,因为该公司反而需要聘请更多人力,来处理清理沟渠和修剪杂草的部分。
“目前公司已淘汰全部旧的垃圾车,使用新的半自动化垃圾车之后,所投入的人力从每辆配员4人减至3人,多出来的一人则被调往其它项目工作。在屋业蓬勃发展之下,我们所需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广,投入的人力也就越来越多。”
他表示,如今在全柔县市议会管辖下,有缴交门牌税的住家和商店,都已获派有轮垃圾桶,接下来希望得到全民配合,鼓励他们分类垃圾。
他强调, 随著大部分商民都已使用有轮垃圾桶,卫生水准已经大幅提升,居民若有任何关于垃圾处理和环境卫生问题,可以拨电:1800-88-7472投诉。
垃圾桶号码代表所属区域
公众普遍上存有垃圾桶会遗失的隐忧,实际上垃圾桶印有的号码已代表其所属区域、拥有者的住址,一旦遗失应及时向当局投报,以便当局追查或是安排补发垃圾桶。
江明光表示,针对一些居民担忧垃圾桶遗失的问题,只要是第一次遗失,当局将会免费补发一个垃圾桶,惟第二次遗失,才要以120令吉购买(100公升容量的住家式垃圾桶)。
他说,换言之,居民可获得2次免费供应垃圾桶,即首次免费派发和第二次因遗失而补发,只有第三次才需要花钱购买。
“居民的垃圾桶若遗失或损坏,应及时向警方报案,并将报案书提呈给固体废料及公共卫生管理机构,以及相关的垃圾承包商,当局将会派员调查,清洁工人也会特别留意。”
他举例,曾有居民投报后,清洁工人就在翌日协助寻回垃圾桶;同时,也有清洁工人发现来自士姑来的垃圾桶竟然在峇株出现,经调查后获悉是一名士姑来居民把本身拥有的垃圾桶载来峇株送给亲戚。
他透露,垃圾桶上所印有的号码是一个代号,当局可借由有关号码查出垃圾桶所属区域,以及拥有者的住家或商店地址,从而追查是否是报失的垃圾桶。
慈济资源回收延伸至郊区
佛教慈济基金会马来西亚分会于1997年,从槟城开始推动资源回收活动,迄今17年来在全国各地全面进行,普遍上民众都具备最基本的回收纸张、铝罐、塑料瓶等环保意识;如今,这项活动应从市区进一步延伸至郊区推广。
佛教慈济基金会峇株巴辖联络处环保干事叶济岸指出,慈济在环保方面推广“力行5R”,除了减少、再使用和再循环,另外2 R则是“拒绝”(Refuse)不合环保物品,以及“维修”(Repair)仍可使用的物品。
他透露,峇株慈济是在2001年开始推动资源回收,14年来,参与的志工从数十人增加至212人,几乎覆盖峇市各大花园住宅区。
叶济岸坦言,尽管人手增加,回收范围更广,但是所能回收的资源数量已经来到极限,主要原因也是资源回收商增加所致。例如在2004年全年回收的资源高达41万6442公斤,反观2013年只回收33万7997公斤,2012年则有41万2744公斤。
他说,10几年前较少私人资源回收站,如今平均每3个花园区的范围内,就有一家回收站,民众也懂得自行把日常累积的资源变卖给回收站。
“目前,我们也计划将资源回收活动逐步从市区推广至郊区,特别是在沿海乡镇,一些渔村还是存有把垃圾直接丢入大海的处理方式,因此我们希望能把环保观念灌输给他们。”
厨余当堆肥 弃用宝丽龙
叶济岸认为,除了日常生活所见的各种垃圾,民众也忽略如何妥善处理厨馀,以致在每日丢弃的垃圾当中,厨馀占据很大的部分。
他建议, 民众可以把厨馀埋在家中栽种的花草树木底下,成为一种“有机肥料”,此举也能减少垃圾量。
他补充,慈济推广“素食八分饱,二分助人好”的饮食观念,避免人们在日常的饮食中吃得太饱,更是减少厨馀的直接做法。
叶济岸也呼吁校方或厂商家推广“无宝丽龙”的措施,试想想每天每人使用一个宝丽龙,对环境造成多大的破坏。
他希望校方在校园推行“无宝丽龙”措施,鼓励家长让孩子自备餐盒,在食堂盛放食物,用后洗净,减少垃圾,久而久之一代代推广下去,必定会对社会带来变革。
“据我所知,有些工厂也推行禁止使用宝丽龙的做法,业者意识到,如果工厂内有1000名员工,每天就有可能会制造高达1000个宝丽龙,长久下来所制造的垃圾量是非常庞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