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用语言表达思想,进行交际。语言中表意的声音,叫语音。我们的日常交际活动,如听、说、读、写,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不了语音。一个人要通过说话准确地传达信息,得先把语音发好;要把音发好,得先学著听。因此,语言学习,得借助于听觉能力。
拥有特定的听辨能力,才能把有区别词义作用的发音规律学好,如送气音与不送气音之别:“肚子饱了”不会听成“兔子跑了”;翘舌音与平舌音的区别:“时刻”和“四克”;唇齿音“开发”不会听成是舌根音“开花”;舌尖中音l和n的发音:“篮子”和“男子”;发音时撮口和扁唇的区别:“安全”和“安检”、“不去”和“不气”;前后鼻音如“上船”和“上床”等等,不一而足。要说好华语,得先有辨别这些发音不同之处的听力。懂得区别,知其发音特征,才能把音发得到位。
声调的学习,除了区别调类而不会把“买油”听作“卖友”,还需有较强的听感,以拿捏音高。阴阳上去四个声调,在书写时使用的调号,实际上就是发音时其音高的表现。语言学家以一个五度标音图来表达音高,类似学乐理时的do re mi fa so。
从一度到五度,度数由低到高,即音高从低音到高音。所谓的高音低音,不是绝对的音高,而是依据个人的音域而言,是相对的。听辨声调,得循声想像其音高,如调值55的阴平是个高平调,其音高是一条平行的横直线,调值是35的阳平是个中升调,上声是个调值214的降升调,去声则是个调值51的全降调。
“音害”侵蚀 听感钝化
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我们在课堂上对一个字音或一个词汇的学习,一般是依据音节划分的词来发音的。以音节发音是较静态的,与说话时一大段动态的言语相比,静态语音的学习,虽可让我们打下稳固的发音基础,但毕竟和语言的真实生存状态有点差距。事实上,我们说话时,两个音节或一串音节连续发音时,音节和音节、音素和音素、声调和声调互相影响,有些读音会发生变化,有些相邻的音节会顺应语流作出部分适当的调整。
因此,更深入、细致一些的听辨,是听得出音变和音联的调整。比方,单发的“你”,到双音节里的“你好”,到三音节里的“你们好”,到句子里的“这是你的书?”、“这东西是你买的?”、“偷东西的是你?”,如能听出“你”在个别例子里的不同发音情况,如此听力,是学习语音的利器,或可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我国早期的播音界前辈,曾用调频收音机和卡式录音带,把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录下,反复聆听,通过推敲央台播音员的语音,找出其中的发音规律,以此学习正音。在今天看来,这种敏锐的语音听觉感知能力,或许是一种天赋,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对于与生俱来的听觉能力,人们往往视之为理所当然尔,以致疏于保护此感知力。生活在信息传递工艺发达的时代里,因长期沉浸于各种高频率的影音声响中,我们的听觉能力深受“音害”的侵蚀,很多人的听感已然钝化。因此,更细致的语音听辨,对某些人而言,也许是一种苛求。但无可否认的,趋于衰弱的听感,会影响一个人对语音的审美体验,从而影响其审美观。